【来源:济宁日报】
三伏已过,济宁旅游的热度却在一直上升。三孔圣地千年文脉,微山湖波光潋滟,古运河桨声悠悠,从自然景观到人文古迹,从城市街巷到乡村田野,济宁以其独有的文化气韵与历史积淀,日益成为八方游客心驰神往的“诗与远方”。
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游客文明素养、构建和谐旅游生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提升游客文明素养,构建与之高度匹配的和谐旅游生态,已成为关乎济宁城市形象、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课题,成为城市软实力与长远竞争力的战略工程。它直接折射城市的文明程度与管理智慧,深刻影响游客体验与口碑传播,关系到济宁文旅产业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文明旅游,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己之责,其根脉深植于文化的沃土。济宁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本身就拥有无与伦比的文明教化和道德涵养资源。“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金律,皆是涵养现代公民文明意识的源头活水。构建和谐旅游生态,要“以文化人”,将儒家文化中的“礼”与“和”的精神内核,创造性转化为现代旅游场景中的行为规范与价值指引。让游客在沉浸式游览中由内而外生发出文明观览的自觉与自律,使每一处古迹都成为文明讲堂,每一次游览都成修身之旅。
文明之花的盛放,需要社会土壤的共同滋养。构建和谐旅游生态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大合唱”。让我们凝聚共识、各尽其责,以文化浸润人心,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共享承担责任。当每个人都成为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传播者,就能汇聚起守护济宁文旅市场的磅礴力量。这既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更是重塑旅游服务的新时代画像。
评论员:华峰
编辑:郝然
审核:李玲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