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看了足够多的三文鱼和肥熊科普,这两种动物却从未在我的生活中真实存在过。
在这次旅程之前,我和三文鱼的关系只是和超市里粉红色肉块的关系(有时也配合酱油和芥末一起出现),我和棕熊的关系,更是一种综合了可爱的泰迪熊和《荒野猎人》里一巴掌豁翻小李子的母熊形象的一言难尽的情感体验。
今年夏天,我在阿拉斯加的行程里强行加入了卡特迈国家公园,打算深入熊窝一探究竟。
我从“大比目鱼捕捞之都”Homer出发,坐上8人座的水上飞机前往卡特迈,从窗户望出去,脚下是没有被公路切割的毫无人类生活痕迹的山野,让人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这里是熊的地盘,人在这里就是小卡拉米。
飞跃积雪的火山|我拍的
没有公路的国家公园
在遥远的阿拉斯加,有全美国最偏远、最难抵达的国家公园,卡特迈(Katmai National Park & Preserve)。这里被火山围绕,不通公路,只能坐小型水上飞机抵达——一般的飞机还不行,因为这片保护区大部分地方是被指定的不可开发的荒野,飞机只能在附近的湖上着陆。
但偏远、神秘、难以抵达并没有影响它的名气,卡特迈在全世界的动物摄影爱好者和钓鱼佬之间都是口口相传的梦幻目的地。这里不仅是海量鲑鱼的家乡,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受保护棕熊种群,有2200多头棕熊栖息在这里。与数量庞大的棕熊相比,哪怕是旺季,这里每天也只有100多名游客。
在每年七八月份,上千万条洄游产卵的红鲑鱼和银鲑鱼会聚集在这里,刚好赶上卡特迈的棕熊贴膘为入冬作准备,熊和三文鱼共同构成了一副胜景:熊在狂吃,三文鱼在狂蹦,河流里血肉模糊鱼卵飞溅,熊咬掉鱼的肚子就把其它的部分丢掉,而幸存的三文鱼穿过伙伴们的尸山血海不断用生命向一米高的激流发起冲锋。
卡特迈经典狩猎点布鲁克斯瀑布上守株待兔的熊|@ChrisMcLennanPhotography
每年九月,卡特迈会举办活动,这一周是熊们贴膘的冲刺阶段,也是决定它们能不能平安过冬的关键时期,在这几天里,一头熊每天能长3-4斤脂肪,也有数据估计,有些熊在这场鲑鱼自助餐中可以吃掉多达2.7吨的食物。于是卡特迈国家公园发起了一个肥熊评选,让网友们看棕熊捕食的网络直播和照片,投票选出最肥的熊。这个活动人气堪比正式选秀,主办方每年能收到100多万张选肥票。
2024年的冠军母熊格雷泽(Grazer),增肥前和增肥后|explore.org
熊的国度,死亡的国度
只看照片,会感觉卡特迈生机勃勃,但事实上人还没落地,死亡气息就扑面而来。
飞机快要降落时,我看到水面漂浮着一根根一动不动的白色的东西,数量还不小,离近一看发现都是死掉的鲑鱼。它们没有外伤,看起来都很完整很新鲜,只是原本鲜红的身体在死后迅速失去了色彩。有不少鲑鱼尸体被水流冲到岸边,腥臭味直冲天灵盖,一些腐烂度比较高的鱼在地面留下深色的阴影,上面爬满了蛆,远远看过去好像在徐徐蠕动……
我大受震撼,来之前明明看了很多攻略,怎么每个人都不提死鱼的事情!
飞行员看我脸色很差,过来安慰我:这些鱼只是完成了它们的使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它们走得很安详,这就是奇妙的大自然啊(然后我才反应过来飞行员身上也很腥!)。
我滴个鲑鲑(顺便一提这些石头都是火山喷发产生的多孔火山碎屑岩,可以漂在水面)|我拍的
刚下飞机就看到十米远处有一头熊在吃鲑鱼尸体,开门杀|我拍的
我在路边捡的鹿角|别人拍的
这种死亡气息笼罩了整个行程。
今年很特殊,鲑鱼的数量多得异常,尽管2025 年卡特迈鲑鱼洄游还没结束,鲑鱼总量统计也还没公布,但7月17日的监控数据显示,仅单日在布鲁克斯河洄游的红鲑数量就超过12.1万尾,布里斯托湾(Bristol Bay)预计洄游数量将达到5121万尾,比往年的平均值高了38%。
今年卡特迈水里的鲑鱼密度|political101
爆炸的数量带来了死亡。当我终于走到布鲁克斯瀑布,空气里又腥又甜的气味越来越浓,闻起来又像鱼市,又像臭水塘,河水里鱼头攒动,时不时有鱼被挤出水面(人和鱼都要窒息了!),人几乎能踩着密密麻麻的鲑鱼走到对岸。
据护林员说,往年这里至少会蹲守着七八只熊,然而今年河道里的鱼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在哪都能吃到盆满钵满的地步,因此瀑布的狩猎熊群就分散开了。
吃累了开始交流感情的熊,水里密密麻麻的不是浪花,都是红鲑鱼|我拍的
熊吃鲑鱼完全不讲武德,有的熊蹲在瀑布上面等鱼自己跳进嘴里,有的熊一巴掌把鱼扇晕再捞出来,还有的熊把头伸进水下,就有晕头转向的鲑鱼自己撞进来。
河里突出的石头变成了天然的餐桌,熊吃鱼的姿态非常灵巧,它们会用一只手摁住鱼头,再一口咬掉多汁多籽的鱼肚子,剩下的部分就随手扔进水里。这简直就是超级浪费的豪华自助餐啊!
狂吃鲑鱼后熊的肚子就会突出来,以至于它们吃累了之后要先在地上挖一个小坑把肚子放进去,否则就会躺得不够安逸。
鲑鱼:我的生涯一片无悔!|我拍的
在公园里,我们离熊最近的时候只有十米,差一点就忘了熊有多可怕——棕熊这种动物,美丽、聪明、凶狠、高速、没有天敌。
规则怪谈,“不要跑”
在美国,每个州都有本地流传的棕熊怪谈,包括但不限于:人以为自己在车里是安全的,但是熊会开车门;熊把徒步者吃掉,因为ta用了香味浓郁的洗发水;熊藏在门外假装自己走了,等人开门的时候再突然跳出来;一个猎人被熊抓住,熊把他啃成了一块一块的,等朋友找到他时他竟然还活着……
这些故事总在徒步和露营时被人反复提起,导致棕熊在美国的民间形象十分恶劣,防熊喷雾的销量也一直很好。
熊会开车门应该是真的|我拍的,在另一个熊很多的地方,Yosemite
在美国的论坛上(就像虎扑一样),一个成年人手持9毫米手枪到底能不能对抗成年棕熊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有猎人回复道,第一次遇到熊的人总会认为熊的弱点和人一样,是眼睛和眼睛上面的脑壳,但是,熊的眼睛上方有两块巨大的肌肉,一直延伸到头顶上,两块肌肉之间则是子弹都打不透的巨厚头骨,这块区域甚至能弹飞.308 Winchester子弹。
怎么会有这样的装甲怪物啊!
猜你想搜|Google
另一方面,棕熊的冲刺速度可以达到56公里每小时,也就是6.4秒就能跑完100米。想像一个能咬碎保龄球的450公斤的苏炳添朝你冲来,你还能冷静地用猎枪自卫吗(假如你有枪的话)?
从解剖图可以看到熊头顶上的大肌肉。大概意思就是,1v1的情况下人是打不过熊的……|Pintrest
在人熊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卡特迈国家公园还是让人踏上了熊的领地,但这种人熊之间的平衡岌岌可危,仔细观察,这个公园处处都很不妙……
露营小屋大门紧锁,木板上可以看到深深的爪痕;所有的窗户都是加厚的,只能打开一个小缝;公用厕所门上写着巨大的“锁门”两字,画着熊跟随人进厕所的图示;路边每隔几步就有电网围出来的空地,具体是什么情况下用的我不愿细想……
严丝合缝的露营小屋,在熊看来可能是打不开的罐头|我拍的
为保护游客的安全,卡特迈公园想出的办法是,让所有进入公园的游客都先去“熊学校”上20分钟的课,学习公园守则。
公园守则非常详细,甚至像规则怪谈,我记下来了其中几条(其中的它都是指熊):
规则一:关上能看见的所有的门哪怕不是你开的;
规则二:不要留下气味,不要滴下任何水滴;
规则三:在路上走的时候请小声说话或者唱歌,表示你不是食物;
规则四:不要留下任何人造物品,如镜头盖、三脚架、无人看管的包,不要让它把人和玩具联系在一起;
规则五:如果你看不见四周的情况,就自己唱歌;
规则六:永远不要跑,平静交谈,不要离开同伴,如果发现它在观察你,请远离,不要跑,不要跑;
规则七:如果它跟着你走,请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走进森林(因为熊可能是刚好和你走在同一条路上);
规则八:如果它跟着你走进森林,参考规则六;
规则九:不要发出任何气味,口香糖、香水、食物、止汗剂、有香味的化妆品,都可能吸引它。
从熊学校走出来,我心里更慌了,我发现卡特迈公园其实根本没有十足的把握保证游客的安全,这整个景区的运营都基于一个朴素的逻辑:鲑鱼比人好吃。
但事实上,没人能完全预测熊的行为,如果有一个熊突然决定冲锋,我觉得没人能活着逃掉。也许是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个国家公园里,所有游客的走路速度都很快,但又不敢跑,必须发出声音,但又不敢大声说话,真的非常掉san。
鲑鱼的史诗
熊是卡特迈的卖点,但鲑鱼才是这里的灵魂。
每年六月中旬,鲑鱼们从北太平洋涌入卡特迈——它们是在这里诞生的,成年鲑鱼可以依靠嗅觉找到回家的路——它们穿越开阔的海洋,然后溯流而上,穿过河流、湖泊,翻越瀑布,回到它们出生的砾石河床,产下幼鱼,然后死去。
鲑鱼进入淡水后会停止进食,而且变成红色,背部隆起。到了春天,刚刚孵化的幼鱼会从砾石中钻出,迁徙到更大的湖泊,在那里生活两年。之后,鲑鱼会迁徙到大海,两三年后再回来产卵,再次开始新的循环。
卡特迈的鲑鱼和熊,图中的是红鲑Sockeye|NWF
在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的卡特迈,几乎所有生物都能从鲑鱼身上分一杯羹(没错,人类也是其中之一,鲑鱼捕捞至今仍是卡特迈区域的支柱产业),棕熊、白头鹰、留栖鱼类以及许多其他动植物都依赖每年鲑鱼洄游提供的营养。
熊一般只吃鱼卵,然后把鲑鱼残骸扔在森林里和溪流里。这些鲑鱼搬运了海洋里的氮元素,提供了河畔林地所需的氮总量的24%,甚至在鲑鱼洄游溪流的500米外的白云杉叶子里也能发现鲑鱼残骸里的养分。
同鲑鱼尽|Keren Su
鲑鱼的洄游,现场观看,更加惨烈。
逆流而上总是艰难的,每一条鱼都拼命抖动身体,稍微一松懈,立刻就被水流冲走,有些鱼只是留在原地已经用尽全力了,努力半天一步也没有前进,有很少的鱼在洄游中耗尽了力气,干脆放弃挣扎,就地产卵。我在瀑布前面观察了半小时,成功跳上去的鲑鱼只有零星几条,有一条看起来非常强劲的种子选手,刚刚高速跳出来就被另一条鱼一尾巴甩飞,不知道它是否还有力气进行下一次尝试。
此时此刻,我理解了古代诗人感时伤世忍不住要吟诗一首的情感冲动,甚至深深共情了鲑鱼。鲑鱼不生孩子可以在海里活8年,生孩子就要三四年后游回来然后死掉,跳得最高的鱼就会被站在瀑布上的熊收割。如果鲑鱼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鱼生,是不是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呢?
鲑鱼因为它壮烈的生命旅程而被许多当地的原住民作为图腾,纹在身上、刻在木头上、画在布匹上。在离开阿拉斯加时,我在一本三文鱼摄影集的扉页上看到一句话:“爱三文鱼的人,愿你们的生活每每为故乡河流的美而停驻;三文鱼们,愿你们找到回家的路。”
回家后,我像中毒了,尸臭和甜腥味在头发里久久不散,洗完澡了还是留在上面,好几天都没有胃口。
回忆起这个旅程,完全是一个人类误入了自然循环,在物质文明的缝隙中窥到了一丝更大的世界的运转逻辑,从此以后,鲑鱼不再是被切成一片一片的红肉,熊也不再是论坛上的装甲战车,我对它们都更多了一点亲切和敬畏。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Brooks Falls Cam,看水下三文鱼,很解压|explore.org
作者:翻翻
编辑:Odette
封面图来源:NWF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