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9日电(梁霞)民勤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是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夹击”中的“绿洲明珠”,这里藏着西北大地独有的浪漫,有壮阔的沙漠自然景观、独特的湿地风貌,闻名的旅游景点,珍贵的文化资源,旅游风情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让民勤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图为民勤苏武沙漠大景区。
近年来,民勤县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逐步实现文旅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文旅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文旅市场更加繁荣活跃,文化活动百花齐放,文旅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创新产品业态拓展沙漠旅游新体验
当前,旅游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激发市场的新活力,其中沉浸式体验,是近年来文旅行业热门词。
今年以来,民勤县以苏武沙漠景区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游环境。同时,相继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体验项目,沙漠穿越、越野冲浪、骑行、徒步等活动让游客尽情感受沙漠的魅力,热气球低空游览、旋翼机、三角翼等特色项目更是吸引了众多周边游客前来打卡。
图为热气球低空游。
研学新业态也带来文旅产业新发展,民勤县整合研学旅游资源,推出了天文科普、生态地学、沙漠科普、艺术研学4条研学线路。与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共建的“综合实践基地”挂牌运营,与58家旅行社、研学单位达成合作协议,累计接待研学团队11000余人次,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
深挖文化内涵赋能文旅融合新魅力
民勤县是沙井文化与苏武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深度挖掘沙井文化、苏武文化及民俗文化底蕴,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的《苏武牧羊》《梦回沙窝窝》等实景剧今年累计展演50余场次,让游客在欣赏演出的同时,深入了解民勤的历史与文化。
图为《梦回沙窝窝》实景剧演出。
作为文旅融合新形态,“非遗+旅游”正日益成为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的重要力量。
民勤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下功夫,以非遗资源提升景区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供给,真正让非遗“用起来”“活起来”。
充分开发利用民勤曲子戏、民勤驼队传说等非遗资源,拍摄制作《民勤曲子戏》音像片,整理编辑相关剧目和传说,改编《驼夫号子》曲目,创作木雕、剪纸作品,通过举办展览,网络平台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民勤非遗。
加强宣传营销实现文旅品牌新跃升
民勤县不断创新文旅宣传营销模式,精心策划开展系列营销推广活动,切实提升民勤文旅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利用“线上+线下”“主流媒体+自媒体”方式,多渠道、多平台推介“沙海绿洲?风光民勤”文旅品牌。依托民勤文旅视频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全方位宣传民勤的旅游景点、特色活动和美食特产等,借势“请到民勤种棵树”志愿活动,广泛宣传推介沙漠生态旅游项目,精准定位大学生群体,发起“大学生画民勤”“大学生炫民勤”等活动。前往西安、太原参加“四省十二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民勤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为“大学生画民勤”活动。
今年4月,民勤县获得“美丽中国?沙漠旅游黄金目的地”“美丽中国?自驾露营和低空飞行旅游名县”称号,文旅品牌实现了新的跃升。
旅融合之风正盛,诗意与远方共舞。观红崖山水库、摘星小镇、苏武沙漠景区、“塞上故宫”瑞安堡等热门景点,品民勤羊肉、蜜瓜、沙葱、人参果等特色美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最美的季节走进沙海绿洲,触摸风光民勤。(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