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喜玛拉雅拉萨酒店的藏式门廊前,拖着行李箱的印度游客正在办理入住,前台服务员用英语流利解答着关于阿里转山事宜的咨询。
“我们刚刚接待了一个30人的南亚贸易团”喜玛拉雅拉萨酒店主理人表示,今年暑期外宾入住率同比增长了10%,其中不少是参加跨境贸易的商务客人。
随着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喜玛拉雅拉萨酒店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转型。
西藏开放政策深化,入境旅游持续升温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雪域高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年,西藏全年接待外国游客32万人次。2025年第一季度,西藏接待入境游客20907人次,同比增长25.9%,国际旅游收入达960万美元,增长20.8%。
搭建南亚贸易桥头堡,跨境物流提速明显
西藏正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化平台建设、拓展国际物流网络、强化产业联动。
2025年1-5月,西藏已开行南亚公铁联运班列5列,申报货物58票,货重1022吨,货值达6600万元。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作为关键枢纽,集报关、查验、转运、装卸、存储、集拼等功能于一体。其采用的海关智能查验系统,使车辆仅需2到3分钟就能完成通关查验。
“以传统海运为例,从宁波港出发到南亚一些国家需要40多天,现在公路、铁路联运,正常情况下10至15天就可到达目的地,平均一个集装箱成本下降近2000元。”日喀则国际陆地港管委会副主任李世华介绍。
外贸格局多元化,从传统商品到新能源车
西藏经南亚通道进出口的货物品种已达2000余种,包括汽车、通讯设备、水果蔬菜等。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仅拉萨综保区2025年一季度就完成进出口额7亿多元,同比增长42.9%。
西藏已成为我国对尼泊尔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通道。2024年,经日喀则吉隆、樟木口岸通关出口新能源汽车11718辆,2025年一季度出口量达2842辆。
酒店业服务升级,迎接国际化挑战
面对日益增多的外宾,拉萨酒店业正积极提升服务能力。2025年7月,拉萨高新区举办了“文旅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培训通过专业讲师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教学,重点提升酒店的服务能力、礼仪与意识。这是落实“产业+基地+实训”模式的具体实践,以“技能实训+就业服务”全链条机制统一文旅服务标准。
喜玛拉雅拉萨酒店作为西藏圣地文化旅行社对外服务接待“窗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技能,把服务接待保障工作贯穿落实到履职尽责全过程,为入住嘉宾提供周到细致满意的服务,让嘉宾全面感受‘家的温暖’。”
随着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国际货站正式投运,西藏 “空陆双枢纽”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成型。
来自山东、浙江、广东等地的货物,正通过日喀则出口至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形成“区外集货—日喀则查验—口岸出境”的高效供应链。
越来越多的国际客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线上交易,他们选择亲自来到西藏,既考察商品,也体验文化。
西藏酒店大堂的行李箱轮声,正演奏着高原对外开放的新乐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