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同步举办。这场全国性、国际化的出版盛会首次落地中原,以“数实相融智赢未来”为主题,将电子书、XR沉浸式体验、数字数据库等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既为出版行业揭示数智时代的可能性,也让普通观众亲身体验文化传承的新形态。
数博会选择河南,藏着双向奔赴的深意。从敦煌、海口再到郑州,数博会出京巡办的路线契合中华文脉的地理坐标。河南,作为甲骨文的故乡和《玄奘全集》的文化源头,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数字出版的结合,无疑是一次传统资源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碰撞。近年来,河南持续推进出版融合,建设中原数字出版基地、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洛阳分园区,支持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探索“数智赋能”路径。此次数博会的落地,正是河南将数字出版势能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的切实行动。六大展区汇聚中央与地方出版单位的数字成果,150余场活动促进国内外从业者交流思想,为河南出版业注入新活力。此外,河南还着力打造三大数字服务平台,聚焦手工非遗、劳动教育等特色领域,展现了数字出版区域化发展的独特路径。
展会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中州古籍出版社的AR绘本《西游记》和XR影片《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作品不再是将内容简单地移植到数字终端,而是通过交互体验重构叙事逻辑,让观众在沉浸式的场景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XR影片《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中,观众可以佩戴头显设备,随商代“小王子”孝己泛舟洹水,在妇好出征的故事中感受甲骨文的温度。这种体验,不仅让古老文字走出了博物馆的玻璃柜,更让观众在互动中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融合阅读,全民共享数字出版的便捷。数博会与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大会的同期举办,显然是一次巧妙的安排。它不仅让数字出版走进了大众生活,更体现了主办方对全民阅读的深远思考。在展会中,观众既可以在微缩文物博物馆中裸眼感受“复活”的文物,也可以利用《玄奘全集》数据库快速检索资料,还可以通过XR电影“穿越”到殷商时代。这种融合式的阅读体验,让“随时随地随心阅读”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成为了现实。有人在体验区尽情互动,享受数字出版的乐趣;也有人在书香河南展区静心阅读纸书,品味纸质书的独特韵味。不同阅读方式在此交汇,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阅读生态。
当然,在数字出版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其存在的问题。部分产品过度追求技术炫技,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入挖掘与创新转化。真正的数字出版竞争力,在于对优质内容的把握与转化。例如,《玄奘全集》数据库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检索的便捷性,更在于其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发现文献间隐藏的关联,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河南正是通过此类项目,将厚重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兼具学术价值与用户体验的数字产品,为行业树立了内容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技术应服务于内容,而不是反过来主导内容。只有深挖内容、创新转化,才能打造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数字出版产品。
这场数博盛会,既是行业交流的平台,更是中原文化的亮相。它让我们看到,数字出版不是冰冷的技术操作,而是有温度的文化传播。未来,随着数智技术的不断演进,更多传统文化将以新的形式“出圈”,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数字阅读中来。河南承办此次盛会,无疑为数字出版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用数字点亮出版,用文化连接未来;最前沿的技术遇见最古老的文明,总能碰撞出令人惊叹的火花,这便是数博会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忠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