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旅行。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2-12岁儿童乘坐飞机可以享受机票、燃油费半价,且免收机场建设费。但有家长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想买张真正优惠的儿童票,竟成了需要“货比三家”“反复琢磨规则”的麻烦事,甚至最终发现儿童票比成人折扣票还贵,让政策善意打了折扣。
儿童机票优惠“藏着掖着”,说到底还是航空公司定价机制与政策落地衔接的脱节。部分航空公司将儿童票优惠与成人全价票挂钩,而非同步匹配成人折扣票,导致当成人票出现大幅优惠时,儿童票反而因“半价基准”过高失去优势。更关键的是,多数购票平台未主动标注儿童票优惠通道,也未提醒家长不同购票方式下的价格差异,使得优惠政策成了“被动权益”。家长若不主动咨询、对比,根本无法享受。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儿童机票优惠不应是需要消费者“费尽心思寻找”的福利,而应成为购票流程中的“默认选项”。航空公司需优化定价逻辑,让儿童票优惠与成人折扣票同步挂钩;购票平台更要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在购票页面清晰标注儿童票优惠信息,甚至设置“儿童票最优推荐”功能。让优惠政策从“隐性”变为“显性”,从“靠找”变为“送到眼前”,才能真正实现政策初衷,为家庭出行减轻负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金妮
编辑 李海钦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