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奈良市区西郊的西京町,有一座药师寺,也称“西京寺”。这里矗立着两座木塔,东西相对,新旧呼应。1998年12月2日,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迹的一部分,药师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6日中午,游览完唐招提寺,向南步行约700米,便到达药师寺北门,购买门票进入寺内。从北向南,穿过寺院,依次参观大讲堂、金堂、东塔、西塔、东院堂等主要建筑。最后,从南门离开。按照正常顺序,应该从南门进入寺院。
药师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坐落于中轴线上,两侧对称分布着僧房和回廊等。公元680年,为了祈求皇后病体早日康复,天武天皇在藤原京建造药师寺。公元718年,随着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将药师寺从藤原京搬迁于此,成为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之一。
经过多次火灾和战乱,药师寺内的大部分建筑被毁,只有修建于公元730年的东塔和修建于1285年的东院堂幸存至今。从1976年开始,对药师寺进行重建,按照当年的布局结构,先后修建金堂、大讲堂、西塔、中门、食堂、钟楼、不动堂等,空间宽阔,光亮如新。
1.东塔
走进南门,穿过中门,两座木塔便呈现于眼前。东塔高约38米,乃典型的楼阁式塔,也被称为“三重塔”。在大檐下,加置小檐, 显得塔身有六层之多。1981年,在东塔西侧约60米,模仿东塔修建西塔,再现消失的“双塔”景观。
2.东院堂
在东南角的回廊外,距离东塔约40米处,便是东院堂所在地。这里始建于养老年间(717—724),乃吉备内亲王为母亲祈求冥福而修建,堂内安置着白凤时代的圣观世音菩萨立像。1733年,重建东院堂,将原本朝南的建筑改为朝西。
3.金堂和大讲堂
在药师寺的中央,矗立着高大的金堂,也被称为“龙宫”。这里重建于1976年,殿内供奉着药师如来像,两侧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立像。
在金堂的北侧,坐落着大讲堂,乃寺内僧侣聚集学习佛法的地方。这里重建于2003年,殿内供奉弥勒三尊像,两侧安置有释迦十大弟子像,后堂保存着奈良时代的佛足石和佛足迹歌碑。2017年,在大讲堂后方,修建一座食堂,能够容纳300名僧侣进餐。
4.玄奘三藏院
1991年,在药师寺外的东北侧,修建玄奘三藏院伽蓝,纪念这位法相宗的创始人。从南门离开药师寺,我从西边绕回北门外,才看到差一点儿错过的玄奘三藏院。
在大门的前方,竖立着两块石碑,分别是赵朴初题写的“大遍觉三藏”碑和摹刻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在院内中央的八角形殿内,供奉着1942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发现的玄奘顶骨舍利,周围装饰着日本画家平山郁夫耗时近30年创作的巨型《大唐西域壁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