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邢台英谈古村落
聞鍾記郵(5409)戳中趣话之冕宁
7月初,星凯先生出行游走,从冕宁沙坝邮局寄给我一枚明信片,这个沙坝邮局使用的邮戳还是一个双文字邮戳。一时好奇,专门查了一下冕宁,感情西昌卫星发射场就在这里。这里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那邮戳上的文字就是彝文和汉文。凉山彝族自治州犹如一颗镶嵌在高原与盆地过渡带的明珠,位于四川西南的横断山区东缘,不仅承载着彝族与汉族等多民族共生的历史记忆,更在邮政文化的演进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沙坝镇的双文字邮戳,以汉文与彝文并存的独特形态,成为连接地域、民族与时代的鲜活见证,更折射出西昌作为区域中心与冕宁在文化、交通层面的深度联动。
冕宁地处凉山州北部,北接雅安,南邻西昌,自古便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素有“川滇锁钥”之称。其境内山脉纵横,安宁河穿境而过,既孕育了多元的农耕与游牧文明,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汉藏彝文化交汇的前沿。沙坝镇位于冕宁县城西南部,距县城约15公里,地处安宁河谷平原北段,是冕宁通往西昌的重要门户,历史上便是商旅往来的驿站,也是当地农副产品集散的枢纽。这种区位优势,使得沙坝的邮政服务自近代以来便承担着连接城乡、沟通区域的重要功能。
西昌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位于安宁河平原腹地,既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川西南、滇西北的交通枢纽。自明清以来,西昌便是川滇往来的重镇,邮政历史源远流长。清末民初,随着近代邮政制度的引入,西昌逐渐建立起完善的邮政网络,而冕宁作为西昌北部的重要属县,其邮政服务自然纳入西昌主导的区域通信体系中。沙坝作为冕宁南部的关键节点,其邮戳的样式与功能,体现了地方特色。最重要的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在冕宁。
此次星凯先生游走冕宁,应该是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了。这里可是中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管理使用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组建于1970年,发射场于1982年交付使用。这里地处山区,是全球十大发射场中气候条件最为复杂的发射场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理想的发射季节。这里是中国首个完成200次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中心,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心的记录,从“1”到“100”,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了32年,而从“101”到“200”仅用了6年。对于这些航天史上的成就,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自行查找。
当然冕宁除了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还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5年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时任总参谋长的刘伯承与彝族果基支首领果基约达在风景秀丽的彝海之滨“歃血为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为抢渡大渡河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荣篇章。说到了彝族,这里最隆重的节日就是“火把节”了。当然除了彝族同胞,纳西族、白族、毛南族、拉祜族、萨尼族等同胞也有过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还有一个浪漫的充满诗意的名字“星回节”,与历法有关,《礼记》《 诗经》都有对火把节的记载。
自古以来冕宁就是四川往来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安宁河发源于这里,纵观全境,被誉为“攀西龙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这里的区位优势十分优越。对了冕宁的很多矿产资源很丰富,尤其是稀土资源。作为稀缺、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冕宁的利税大户和经济支柱型企业。当然这里电力、建材、冶炼等行业也都是创税大户。已探明的贵金属、黑色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大类三十多个品种。不过最新引人到冕宁的,很多人还是奔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