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省首部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为何诞生在安顺?
时间线回溯至2023年,省委、省政府赋予安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黄果树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的重大使命任务。在经过走访调研后,2024年3月,安顺市人大常委会谋划启动相关工作,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加快一流旅游城市建设和黄果树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立法调研工作方案》。
为精准破解安顺一流旅游城市建设的立法关键问题,安顺市人大常委会以“走出去‘取经’、沉下去‘调研’”为思路,组建5个专项调研工作组。工作组一方面深入市内各县区,摸清本地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与需求;另一方面赴山西平遥、广西桂林、安徽黄山等旅游发展标杆地区,学习先进经验与立法实践,最终形成《安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立法规划课题调研报告》,为后续立法规划编制筑牢坚实基础。
2025年,《条例》列入年度立法计划项目,并于年初成立由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等单位组成的立法工作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坚持问题导向,对安顺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和需要通过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的事项进行了梳理、提炼、论证、修改,形成《条例》草案。
“《条例》内容全面、权责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贾正宁表示,通过制定《条例》,有利于推动安顺一流旅游城市加快建设,助力安顺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跨越。
一部法规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凝聚了多方的智慧与心血。在《规划(草案)》起草阶段,工作组始终聚焦一流旅游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结合安顺旅游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准找准立法关键点与着力点,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开展多轮集中修改论证,不断增强法规的针对性、适用性与可操作性,最终推动《安顺市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正式落地。
《条例》的颁布施行,能够进一步激活旅游资源优势、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筑牢法治根基,为安顺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沈长志
编辑 沈长志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