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洛阳的石窟,多数人先想到龙门。其实,宜阳、伊川、嵩县、孟津等,还有很多非著名(相对于龙门)石窟,
比如水泉石窟,比如虎头寺石窟,比如今天要说的,石佛寺里的石窟。
石佛寺石窟,位于洛阳市伊川县鸦岭乡的石佛寺村。
去石佛寺的路,并不平坦。
平时有空,就喜欢到洛阳周边瞎转,尤其小众景点,最喜欢破庙烂观、古村落之类的。
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点:人少,路难行,但感觉,这次去石佛寺,最惊险。
石佛寺距离市区不远,我从南昌路出发,不过20多公里。后半段,基本都是山路,尤其是最后上千米,非常非常窄。
车两侧的后视镜,不断刮蹭着路边的树枝树叶,感觉车轮像沿着路边行驶,路边是沟,不知有多深。
我紧紧攥着方向盘,手心全是汗,心里很后悔:应该骑电动车来了。
之前,去一些景区,也遇过路窄的,但都没这一次这么惊心动魄。
幸好对向一直没有来车,如果有来车,想死的心都有了。
最后,一百米左右吧,铺装路变成了土路,虽然不平,但宽了不少,我以为走错了地方。
就把车停在宽敞的地方,往前走了几十米,忽然,看见陡坡上写着一个“静”字,这才确定:石佛寺已经到了。
土路右侧,有尊地藏王菩萨像,手里握着锡杖,掌上托着明珠,应该修了没几年。
路边石壁上,还有一些石刻,线条粗犷。
再往前走,能看到“石佛寺”的石碑。
石碑上写着,这里是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为2007年11月,还有一通石碑——重修石佛寺碑记。
石佛寺不大,两层现代建筑,不锈钢护栏。说实话,看到建筑,我是有些失望的。
让我没想到的是,里面的石窟,不仅让人失望,更让人惋惜和气恼。
石佛寺里,两个相连的洞窟,凿在山崖上。
据说,这些石窟,都是北魏时期的,算起来,也有1000多年了。
北边的洞窟大些,高5米,宽4米多。
正面有尊释迦牟尼坐像,高1.5米。
佛像双臂放膝盖上,衣纹线条很清晰,看得出来当初雕得很精细。
洞窟南壁有两个壁龛,每个高约0.4米,里面各有一尊小佛像。
洞北还有一尊大坐佛,东西两侧各有一尊侍立像,和正面的坐佛凑成一组。
南边的洞窟小很多。
里面有尊1米左右的坐佛,南壁也有个壁龛。
壁龛高半米多,里面除了坐佛,左右还有两尊小佛像。
之所以让人惋惜,甚至是气恼,是因为,佛像都被涂了金漆,还纹了眉、隆了鼻,甚至画了红唇。
原来的纹路、神态,早已看不出一丝一毫。
后来听村里人说,并不是故意破坏,也不是有意恶搞,是附近群众给佛像涂上金色的油漆。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在民间,人们相信,为佛像镀上一层金衣,能让佛像显得更加庄严神圣,还能带来福报。
所以,给这些佛像涂金装,也是一种好心,可惜从文物保护方面来讲,这个好心,办了坏事。让石佛寺石窟,成为洛阳最可惜的千年石窟。
想去的朋友,直接导航伊川县鸦岭乡石佛寺村,最后一段路窄,最好是骑电动车,或者摩托车。
看见“静”字就找地方停车,步行上去就行。
只是去了别抱太大期望,毕竟那层金漆,已经把千年的味道盖没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