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亭市东郊,有一处被誉为“天然氧吧”的秘境——国家4A级景区米家沟。它不仅是华亭山水风光的精华所在,更是该市文旅康养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米家沟位于华亭市城东5公里处,始建于2006年,景区占地面积6000亩,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7-8℃,森林覆盖率96%,园内植被丰茂、林壑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按照“山水米家沟·生态会客厅”的发展定位,景区深挖山水文化、历史文化、诗词文化、民间文化、美食文化,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全力打造原始森林游、生态休闲游、民俗风情游特色旅游品牌。
生态打底:勾勒生态康养“新画卷”
刚刚过去的暑假,米家沟成了不少市民的休闲避暑胜地。
步入米家沟,满目苍翠扑面而来,松涛阵阵,山泉叮咚,雨后薄纱漫谷,晴空蝉鸣清越,游客穿行于浓荫蔽日的林间栈道,唯余自然的清新馈赠。西安游客王勇先生感叹:“这里,就是避暑天堂!”
米家沟的地貌独具特色,一条主沟衍生出无数支岔幽谷,一条溪流串联起诸多飞瀑流泉。春日里,山花遍野,薄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盛夏时,浓荫蔽日,蝉鸣鸟叫,是避暑的绝佳去处;金秋时节,枫叶染红山坡,野果挂满枝头,别有一番韵味;寒冬来临,白雪皑皑,雾凇沆砀,童话世界般如梦如幻。四季更迭间,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的生态康养画卷。
提档升级:打造文旅康养“新地标”
“以前来米家沟,就是爬山看景,现在既能吃又能玩,大人小孩的体验感都很好!”前来游玩的市民曹红香对米家沟的变化赞不绝口。她口中的“变化”,源于景区近年来大刀阔斧的提档升级工程。
华亭紧扣“两地一市”建设目标定位,深入践行“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固三创四争五”和“完善、配套、提升”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米家沟景区建设,实施景前区改造提升、休闲观光花海、基础设施维修、景区绿化靓化“四大工程”,精心打造水岸餐厅、怡心苑养生茶舍等康养休憩空间,以及桃花坞、诗韵琅林、砚石流韵等打卡点,配套建设云端露营基地,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多元化的文旅康养新体验。
今年米家沟游玩体验持续升级,新开放的50亩浪漫玫瑰花海,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热门取景地,而山泉沙滩与绿地草坪则为家庭休闲提供了惬意空间。
文化赋能:深挖人文历史“新内涵”
米家沟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景区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以“嘉靖八才子”赵时春为主线,建成了时春广场、洗砚池、砚石流韵、怡心苑茶社等特色景点,按照“吃生态饭、打文化牌”的理念,将岳母刺字、《满江红》、米家沟赋等文化典故融入景区,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周边游客观光旅游。
为丰富旅游内涵、做强品质,增强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米家沟景区精心制定了音乐啤酒节、古诗词猜谜、射击大赛、书画摄影展等“一月一主题”活动安排,利用抖音、视频号、华亭融媒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全方位、多层次介绍米家沟景区丰富独特、自然优美、文化富集的风光,不断提升了米家沟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自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
带动发展:激活文旅产业“新引擎”
米家沟的发展,不仅让米家沟自身成为华亭文旅“名片”,更带动了景区周边经济发展。景区周边的村庄,依托米家沟的旅游资源,纷纷发展起农家乐、民宿、果蔬采摘园等产业,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米家沟景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内畅外联、通达四方,距5条高速公路出入口和2条铁路站点不超过10公里,已成为平凉崆峒山、泾川王母宫、天水麦积山以及西安等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衔接点。
华亭境内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随着米家沟国家4A级景区创建成功,与关山大景区、境内10多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功能互补、彼此呼应,形成了全域旅游新格局,为华亭打造“陇东旅游康养福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昔日静谧的山林,到如今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康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米家沟的华丽蜕变,见证着华亭 “从黑色煤都到康养福地”转型的坚实步伐。(华亭市委宣传部 贾艺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