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号子:从“风景旅游”向“文化体验”升级
这本书讲述了什么?
最近,一本关于怀化文旅的新书出版,引发广泛关注。
出版社特意作了精辟的点评:该书的出版,让怀化的山水不再是孤立的景观,而是成为承载历史、诗歌与民俗的活态文化载体。它既为游客提供了深度游的诗意指引,也为当地文旅开发提供了“诗与远方”的融合范本,助力怀化从“风景旅游”向“文化体验”升级,让每一处山水都成为可阅读、可品味的文化地标。
《怀化山水名胜诗词选》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谌孙存 摄
循着清新的油墨味,笔者翻开由怀化市诗词楹联家协会编纂的《怀化山水名胜诗词选》,果然沉博绝丽,蔚为大观。
书中精选的数百首诗词,从五代至当代,跨越千年历史,将沅陵凤滩、溆浦思蒙、洪江古商城等30余处景区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娓娓道来。如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的千古绝唱,让龙标(今洪江)的诗意穿越时空;张学良“万里碧空孤影远”的题咏,为凤凰山增添了历史厚重感;而当代诗人笔下的葡萄沟、星空庄园,则让现代农业与生态景观焕发新的文学光彩。
这些作品不仅是景区的“文化说明书”,更构建了独特的旅游叙事体系。游客循着诗句探访辰龙关,既能领略“十万茶园十万山”的田园风光,也能透过林则徐“路穿石罅出”的描写触摸古关的军事记忆;漫步黔阳古城,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吟诵,让芙蓉楼的送别文化有了可感的温度。
纵观终感抽象,细读方觉灵韵。让我们走进书中,一起来分享这一幕幕令人神往的场景。
一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古人的眼中,怀化的这些地方真是美呆了。
先来看看清代举人杨凤鸣的《明山叠翠》:“冉冉晴岚叠叠横,烟螺远岫自多情。辋川纵有丹青手,只恐当年画不成。”寥寥四句28字,起承转合间,将明山的美丽勾勒得栩栩如生。
诗中的“辋川”指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辋川纵有丹青手,只恐当年画不成。”足见明山之秀丽。明山位于芷江县城北面10公里处,翠色层叠,有若螺堆黛染,峰峰相对,岭岭相衔,族拥主峰,令人心旷神怡。明清时期,多有文人登峰游览,吟诗填词,称明山叠翠为沅州(今芷江)八景之一。
清雍正年间辰溪进士唐效尧,曾任陕西白河知县,参与纂修《陕西省志》100 卷。回乡常登罗子山,并在清初当地雅士米元倜隐居时所修的“农家乐”小住几天,过上一段“神仙日子”:“细草池塘潋滟清,涧岚时与小楼平。夜来不见东山月,错把溪声作雨声。”
该诗道出了大山的闲适、朦胧、与神秘,即便是现在,这样的地方也是理想的打卡地。
罗子山位于溆浦、辰溪、中方3县交界之地,海拔 1387 米。可供欣赏的瀑布大概有13段,每年从 3 月到 10 月,水量充沛,远看若白练挂于天边,近听若洪钟入耳,非常壮观,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罗子山景区。雷文录 摄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沅陵知县、四川人王冕站在虎溪山遥望酉水与沅水交汇,发现“美女拖蓝”和水上交通繁华的景象,欣然运笔,一首《七绝•虎溪即景》信手拈来:“水自巴山北向来,蓝拖小酉一帆开。津头不用招舟子,耕牧渔樵自往还。”
水运时代,沅水是重要的通道,江上舟楫往来,一片盛况。据说,酉水、沅水同时涨水时,江面浑黄,仅二水合流处一线蓝,传为“美女拖蓝”,为沅陵八景之一。在这位知县大人的描绘下,这些景况更加吸睛。
二
不仅是山水美,古人在与怀化的关联与交往中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故事,如果穿越到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自然感觉诗意飘然。
例如屈原涉江至溆浦时行吟:从《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到《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再到《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屈原和怀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路溯沅水而上,进入溆浦,开始了长达9年的溆水行吟,留下了《天问》《涉江》《橘颂》《离骚》等千古流传的名篇,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文化的天空,也赋予了怀化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学气质。
溆浦思蒙。雷文录 摄
如今,在怀化城南舞水之滨的天问岛上,一尊屈原雕像巍然矗立,成为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标志性文化景观。该雕塑以“上下求索”为魂,将伟大爱国诗人的精神气魄与五溪大地的精神血脉深度交融,为"福地怀化"注入璀璨的人文之光。
在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看来,怀化就是一个休闲度假、平复情绪的好地方,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吟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直言遇到忧愁之事也会来五溪夜郎等地消遣消遣。
王昌龄从繁华的江宁来到怀化,却是心情欢畅,比如他的《龙标野宴》:“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毗邻沅水的黔城芙蓉楼。杨锡建 摄
即便面对离愁别恨,也是与众不同,在《芙蓉楼送辛渐》中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令人肃然起敬:“到了洛阳如果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1509年年底,明代的王阳明从贵州龙场往江西做官时,路过怀化诗作不断,尤其是行到沅陵,见“士人朴茂”,心情特别舒畅,不知不觉在龙兴讲寺讲课一个多月,蓦然回首,履新时间临近,快要迟到了。于是,他来不及等好友杨名父来此处相聚了——
“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问惠休?云起峰间沉阁影,林疏地底见江流。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自满洲。好景同游不同赏,篇诗还为故人留。”
“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自满洲。”与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异曲同工,但王阳明更深地植入了在这里传播心学的喜悦心情。
沅陵龙兴讲寺。 邓浩然 摄
讲授一个多月的“良知之学”,在“美得令人心痛”的沅陵正碰上春景一天比一天美好,学生像鸥鹭一样高兴地云集,诗情画意的情境多么美好!“好景同游不同赏,篇诗还为故人留”然而身不由己,遗憾不能同老朋友一起现场感受。
广东增城人汤价在靖州做官时就非常开心,不仅风光美,而且工作干得出色。据说有一年秋闱(乡试)考得特别好,他难抑激动的心情,携樽飞舄(脚)登上巍峨的飞山赋诗一首——
“木叶惊秋海雁抟,携樽飞舄上层峦。金霞傍晓凝仙峤,玉露浮空点石栏。旧垒曾闻群戟立,朱旗犹闪两峰寒。只今圣代多才俊,文笔凌虚万丈看。”自然、历史、人文在这名同知(州府副职)的笔下浑然一体、壮丽无比。
飞山景区位于靖州县城西北。景区历来为苗侗名山、游览胜地、兵家争夺要塞,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山林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各方游人纷至杳来。
凝重的年轮刻录历史的荣光,留下璀璨而厚重的印记。亘古以来,这些历史人物用浓墨重彩的笔墨,在五溪大地上书画出五彩斑斓的文明卷帙,令后来者竞相品读、探寻。
靖州巍峨的飞山。刘杰华 摄
三
时序轮转,文明向新。时间镌刻崭新年轮,岁月书写时代华章。进入新时代的怀化更加光彩夺目,请看当代诗人的描述——
吴海燕的一首《蝶恋花》将人们带入怀化野生动植物园:“取道牌楼三线屋。画里长廊,郁郁参天木。深浅丛芳依翠竹。通幽曲径飘清馥。 最爱一园春色簇。锦羽传歌,珍兽嬉和逐。打卡萌娃憨可掬。晨昏远近人潮续。”
怀化野生动植物园位于中方县中方镇牌村,依据“三线遗址、动物王国、游乐世界”的总体定位,充分利用原 303 厂区闲置资源改建而来,是集观光旅游、游乐、动物互动、饮食服务相配套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最爱一园春色簇。锦羽传歌,珍兽嬉和逐。打卡萌娃憨可掬。晨昏远近人潮续。”道出了游客对该园的爱恋。
怀化野生动植物园。彭泽恩 摄
由这里往南行,便是位于桐木镇的华汉茶叶庄园,2016 年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吴海燕又以两阕《一剪梅》加以讴歌:
“雪笋和烟摇碧波,倩了椒坡,倩了林坡。谁人负笠又披蓑?几度停留,半晌消磨。袅袅一壶春色多,入口微甘,顾影微酡。邀杯玉腕曳轻罗,抬亦婆娑,放亦婆娑。”
酡,这里指喝茶后因为陶醉其中而面色红润。该词意境深远、诗意浓郁,其间韵味,自由读者细细品味。
再往前,湖南洪江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辽阔壮美,山水依依。向群的一首《五律》耐人寻味:“情系清江地,邀朋作畅游。轻烟遮碧水,彩霭裹兰舟。尽得云山乐,全抛尘世忧。谁人吹竹笛,行去几回头。”咋一看,仿佛让人穿越“误入藕花深处”的境界。
沅陵酉水白河谷景区。沅陵酉水白河谷。谢丽芸 摄
“70后”向祖文从事过教师、文秘、编辑等工作,他的《春游白河谷》道出了身在美中的“无奈”:“无意负东风,山花分外红。登船听号子,入俗览惊鸿。确是乡村美,而非笔下功。爽行超十里,一路画图中。”
“确是乡村美,而非笔下功。”行走在怀化,“一路画图中。”这正是当前我市各地的真实写照。
孔子曾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怀化山水名胜诗词选》作品众多,笔者难以一一列举,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美”,用两个字形容,就是“美美”,用三个字形容,就是“美美美”。
13个县(市、区),风景名胜星罗棋布,真是“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分画中游”。当年,王阳明因等不到好友而“好景同游不同赏,篇诗还为故人留。”当今的怀化,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正敞开怀抱诚邀八方宾朋,“好景同游又同赏,篇诗长为故人留。”(谌孙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