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过桥米线
花式米线
旅行的乐趣在于意外。
和顺古镇楼牌附近有一旧建筑“和顺人家”,是异地整体搬迁而来的百年老宅,曾是腾冲近代巨商、香港富滇银行创办人张木欣的私家藏书楼。从哪儿搬来的?不得而知。现在是一家餐厅,过桥米线很有名。
和顺人家
院落古色古香,食客已满。恰好有一个被预定的包间,客人未到,正好见缝插针。早已习惯云南餐馆上菜的节奏,点完菜后,不抱任何希望地等半小时再说,催也没用。
四十分钟后,木漆菜盒上桌,正方形九宫格。虽然菜品普通,但木漆花盒子很漂亮。服务员一一将每个盒子两角与桌中玻璃圆盘边缘对齐。我心想,有必要这么讲究吗?可待六个盒子围成一圈摆齐,效果立现。整个桌面如花朵开放,中间刚好构成一个五角星。色彩纷呈,琳琅满目,宛如织锦花毯。一路过女士见了,请求允许她拍照,口中赞叹道,太美了!
漂亮
配菜
鸡汤米线
也许可用一个词来形容,花式米线,堪称是米线中的战斗机。这桌味道普普通通的米线,颜值比和顺古镇高多了。
出官房酒店,沿腾越路不到500米有玉泉园,一片仿古建筑,全身餐馆。其中规模最大、店招最醒目的是两家“三氏汤王”,一是排腾冲鸡汤菜品榜第三的“三氏汤王野山菌”,二是火锅环境排名第四的“三氏汤王铜瓢牛肉”,这个排名皆出自大众点评网。
正是吃菌子季节,岂能错过。连续两晚,在此品尝。
野山菌店院里有假山水池,五颜六色、体型巨大的锦鲤在水中游弋。排队等了近半小时,才终于落座。
三氏汤王野山菌
锦鲤
院子
院子
服务员将菌子拼盘下到鸡汤里,置一计时器于桌上,倒计时30分钟。之前不能揭盖,不发筷子,怕你着急忙慌吃了未熟菌子而中毒。菌子有好几种,味道不错。汤极鲜美,连喝几小碗。

菌子汤锅
恰好是环境排名第四的铜瓢牛肉店,环境却很一般。包间已满,只能在大堂。锅里自带牛肉和牛杂,肉有点老,但蔬菜很鲜嫩。云南得天独厚,蔬菜之鲜美,冠盖全国。
牛肉汤锅
大餐馆吃多了,找到一家网红店“隐觅私房菜“。曲里拐弯走了几条小街,最后拐进一条小巷,才找到这处狭窄的小院。隐觅,确实很隐秘。
隐觅私房菜
小院
狭小
店中
豪华柜
奇怪的是,这家店生意很好。我们到时才五点半,店家就催促我们早点开席,晚了厨房搞不赢。菜品都是云南菜,色相不佳,味道一般。大多网红店皆如此,不知为何能红。
炒肉和豆
豆腐和鱼
炒鸡蛋
腾冲最后一顿,打的到世纪城的“岩升·小馆·臻品云南菜”。一个四合院老宅,砖木结构。不懂云南菜,这家餐厅应该比较正宗,至少看上去较上档次,还算可口。一个竹编小筐,盛满油酥花生,分量惊人。虽然炸得有些过火,还是舍不得浪费,打包带走。
院子
老楼
上菜
鸡肉
菌
牛肉
花生米
云南菜
米饭
鱼肉
豆角
很多年前就有朋友怂恿我来腾冲,说啥事别干,只是晒太阳喝茶。现在看来,这个定位很准确。腾冲常年气温在0度到30度之间,平均气温15度。它不是一个观景的地方,更适合夏天避暑、冬天晒太阳。
正逢雨季,今年雨水又特别多。一团乌云过来,就有雨下,转眼间又云开日出,阳光刺眼,像川剧变脸,阴晴莫测。腾冲并不适合到处游荡。
寻一个环境优美的住处,喝茶发呆,放空自己,恐怕是打开腾冲的最好方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