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呼和浩特天高气爽,景色宜人。
在回民区庆凯桥及周边,前来拍照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已成为首府新兴的网红打卡地。
庆凯桥,又名太平桥,俗称“牛桥”,历史悠久。2024年,回民区秉持有机更新和微改造的城市更新理念,对滨河路片区实施综合改造。改造后的庆凯桥两侧是精美的涂鸦墙,与跨河而建的彩虹桥相映成趣,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新地标,并与宽巷子百年老街紧密呼应,吸引更多游人驻足流连。
“我们是专门来这里打卡拍照的,早就听说庆凯桥很有特色,特意来感受这份美妙。”在彩绘墙下拍照的市民苏悦说,“这里环境好、空气清新,不仅可以在彩绘墙下定格美好瞬间,还可以了解桥背后的历史文化。”
“这几年首府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这条老街也焕发出新活力,我每天早晨都要到庆凯桥边走一走。”在庆凯桥人行步道上散步的市民赵女士说,每天在庆凯桥边散步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领略过城市的浪漫与精彩,再来大青山感受自然的壮阔与生机。
位于大青山北麓的武川县层林叠翠、绿意盎然,总投资1亿元、规划总面积1万亩的北疆文化生态园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
“北疆文化生态园以‘北疆文化’为引领,依托武川博物馆核心位置,串联北侧万兴元村与南侧生态资源,将打造集商业服务、文化展示、娱乐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园区。”项目方负责人程建兵介绍,园区预计明年5月投入运营,重点板块“北魏印象”将建设6500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集成北疆文化展厅、VR体验、非遗展示等功能。同时,园区已引入文化旅游公司投资5500万元,建设大型过山车、萌宠乐园、无动力乐园等游乐设施;露营地、登山轨道车、主题雕塑群等特色项目也将同步落地,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为游客提供多元体验。
北疆文化生态园的规划建设,是武川县融入呼和浩特市“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布局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武川县紧扣建设“文化旅游体验基地”目标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大青山北麓生态资源与千年文脉,以生态康养、红色教育、农旅融合、文化遗产体验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柱,推动文旅要素深度融合。
新城区则以敕勒川草原为轴心和原点,打造了一系列文旅项目:蒙草小草种子乐园建成投用,圣水梁九龙湾实现一体化运营;恼包文化旅游区、水磨运动休闲小镇等乡村旅游地多点开花;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成为“青山观日”网红打卡地;云上自由、云端小镇等休闲露营地相继运营,民宿经济、帐篷营地等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新风尚;《千古马颂》等精品演艺反响热烈,“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等商旅文体业态融合发展,“敕勒川草原”区域品牌美誉度日益提升。
此外,呼和浩特市以“线路互通、服务互联、利益共享”为原则,深化跨区域文旅一体化,构建“红色引领、多元融合”的跨区域主题旅游线路体系。以乌兰夫故居、贾力更烈士纪念馆为核心,运用VR科技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基地;整合伊利乳业、敕勒川牧场等资源,推出工业、农耕、生态、非遗、红色五大主题研学路线;开通绿电旅游巴士串联四地景区,形成“产学研游”一体化网络;创新开发非遗工坊体验、智慧牧场参观等特色项目,构建起“红色文化+生态观光+工业研学+康养休闲”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刘沙沙 祁晓燕 实习记者 贾思敏)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张英
丨审核:韩舒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