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萍
我喜欢一个人旅游。如果几个人一起旅游,就要照顾大家的满意度,难度指数级增长。
旅游我最爱的部分是坐火车或飞机,尤其喜欢规划在长途火车上吃什么东西。前几天,从景德镇回来的火车上,吃的是中午和朋友聚餐剩下的樟茶鸭,还有半碗凉米饭、半份糯米糍粑,配上买瓷器时老板送的绿茶,用我的保温杯泡了——每一口都仿佛旅途的记忆余音袅袅。
我最爱的风景是地平线。隔着大片的农田,看夕阳沉入远山,或者站在山顶,望着城市的高楼模糊成未来感的水墨画,都是我必会惊呼的时刻。
最近我迷上了半日游——在某段行程之外,刻意通过转机来增加一个目的地,通常比直飞还便宜。而这个增加的城市,因为待的时间不长,我就直接去一个最想去的地方,或者是在海边坐坐,或者是逛博物馆。
无锡转机半日游,我就直接去了寄畅园,还在旁边吃了王兴记小笼包,复刻了乾隆下江南的半个工作日。
合肥转机半日游,我搭公交车去了安徽博物院,看了讲解徽派建筑的一个展。展览是沉浸式的,展厅内搭出了徽派的院落和建筑,简洁清晰。后来几天,我去了歙县,整个行程好几天,天天满眼都是徽派建筑,很美,但太丰盛了,太满了。这时候好怀念在安徽博物院的那几个小时,怀念那些作为知识碎片的马头墙和石雕漏窗。
旅游也有鄙视链,像我这样的半日游必定在最底端。半日游肯定只能浮光掠影,但我并不想深入了解任何一个地方,我们家阳台上的花,我都认不全。
我总觉得,有些事情,越想了解,离真实就越远,一眼望过去的,其实是对的、是准的。
前几天在南昌转机,有几个小时时间,想起有个大学同学在南昌工作,几年没见了,就想要不要约她出来见一见。
我现在到一个城市,如果要待上一两天,会在社交媒体发几张当地风光图片做“钩子”,有朋友看到了说要来见我,我就开开心心地跟朋友聚聚;没人“上钩”,我就一个人逛。
我特意翻了翻这个大学同学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就几条,都是关于孩子的,旅游或者是参加各种比赛,猜想也许她中午要给孩子做饭,然后送孩子上学,自己再去上班,肯定是兵荒马乱的一两个小时,我临时约她,会给她造成很大的困扰,于是作罢。
离开南昌,火车开动的时候,我给同学在网络上留言,她看到了,和我聊了好一会儿。挺奇怪的,因为地理上的距离近了,聊天感觉很亲近,挺好的。她说,这次错过了,下次一定要约上。这时候火车渐渐驶出南昌西站,我也依稀感觉到朋友送别的情意,足够了,很温暖。
其实,相忘于江湖是常态,有机会错过已经够好了。
对一人、一地,了解多少算多呢,相处多久算长呢?既然不能穷尽,取一瓢饮也不失为一个策略,我才不怕别人“两瓢笑一瓢”。
以上,是最近出去玩的一些感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