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观看AI
洛阳江畔,江风吹起万顷涟漪,流淌出洛阳桥千载风流,荡漾着洛阳江万般风情。 熙熙攘攘的游客,穿梭在桥南桥北,他们悠然漫步,既是桥上的过客,也是桥头的风景。
享有“海内第一桥”美誉的洛阳桥,静静横跨于洛水之上,犹如连接天地的一道长虹,映照出泉州先民非凡的智慧与气魄。
洛阳桥被誉为“海内第一桥”(陈英杰 摄)
洛阳桥上现存的石塔中,属桥北段的月光菩萨塔最为出名。(陈英杰 摄)
洛阳桥晨曲(杨福安 摄)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洛阳桥作为22处遗产点之一,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蔡襄石雕像挺立于洛阳桥头(王柏峰 摄)
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让洛阳桥坚固无比、历经多次灾害而延续千年。(刘闽生 摄)
洛阳桥现长731米,宽4.5米,以花岗岩砌筑,45座船形桥墩犹如历史的舟楫,承载着自北宋以来岁月的沧桑。这座由泉州太守、书法大家蔡襄主持修建的巨构,曾是北上福州及内陆腹地的交通要冲,在泉州水陆联运体系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
假期期间,洛阳桥游人如织。人们漫步古桥,感受世遗之城泉州的历史人文魅力。(陈起拓 摄)
而洛阳桥的价值,远不止于“桥”的本身。石塔肃立,石将军威仪俨然,月光菩萨慈悲凝视,碑文石刻与摩崖题记静述往事,蔡襄祠、昭惠庙、义波祠等相伴左右……这些散布桥周的文化遗存,共同织就出一幅厚重而绚丽的历史长卷。桥头矗立的蔡襄塑像,宛若一位守护者,日夜凝望着桥上的熙攘人间,铭记着他建桥的不朽功绩。
余光中老先生踏上洛阳桥(资料图片)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昔日,余光中先生带着满怀乡愁,以“一千零六十步”丈量此桥;如今,每年仍有数十万游客来此漫步。每一步,仿佛都能与往昔对话;每一履,似乎都在聆听江水与石桥的浅唱低吟。
杨福安 摄
倚江面海的泉州,曾藉由这座桥,联络世界,传递宋元时代的灿烂与辉煌;而今,新旧桥梁并肩而立,继续书写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与融合。一桥一世界,一水一长天。洛阳桥,连通的不仅是两岸,更是一段又一段厚重而流动的历史。
来源:泉州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