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青文化园的浓厚文韵里汲取精神滋养,到吴堡石城的斑驳城墙上触摸千年武备印记;从黄河二碛的激浪奔腾中感受自然伟力,到横沟温泉的暖意融融间洗去旅途疲惫……地处秦晋大峡谷西岸的吴堡县,虽地域不大,却坐拥丰厚的文化“家底”与独特的自然馈赠。
延杨红 摄
面对资源沉睡、业态单一的发展困境,吴堡县聚焦“一文”(柳青文化园)、“一武”(石城武备文化)、“一河”(黄河漂流)、“一泉”(横沟温泉)四大核心资源,系统推进资源活化、创意赋能与业态融合,让文化活化、让文物说话、让自然赋能、让体验升级,走出了一条从“家底丰”到“文旅兴”的破圈发展之路。
延杨红 摄
“文”韵悠长:从文学圣地到文旅热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9月1日,在吴堡县柳青文化园内,讲解员秦彩彩正带领游客齐声朗诵《创业史》中的经典名句,朗朗诵读声回荡在这片文学沃土。
常旭峰 摄
作为文学巨匠柳青的故乡,柳青文化园早已成为众多文学爱好者心中的“圣地”。每日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漫步于保存完好的20处院落与77孔窑洞之间,不仅可以沉浸式感受柳青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学精神,更能看到从1675年至今陕西500多位文学家的珍贵手稿、书信、图书及杂志作品。
讲解员秦彩彩已在此工作五年,她对这里的变迁感触颇深:“我们每天接待数批游客,目前累计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其中不乏名人大家。”最让她感动的是好多游客成为“回头客”,“他们常说每次来都有新的收获,还会主动向身边人推荐这里。这种口口相传的力量,让柳青精神得以不断延续。”
为了让文学瑰宝绽放新光彩,柳青文化园跳出“静态展馆”的局限,用新媒体玩法赋予文化新活力。由陕北民歌手丁文军与讲解员组成的“吴堡柳姑娘”抖音组合,以快板、民歌、绕口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了大量展现吴堡风土人情的短视频。《吴堡的山,吴堡的水》《吴堡话方言版》等千余个短视频,累计浏览量突破3亿次,成功实现文化“出圈”。
与此同时,团队通过网络直播开展公益助农,推动吴堡手工空心挂面、红枣等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单场直播销售额最高达15万元,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陕北民歌手、柳青文化园宣传员丁文军表示:“起初我们只是希望把家乡文化推出去,没想到通过新媒体不仅带来关注,还拉动了文旅经济。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传播方式,让柳青精神和吴堡文化走得更远、传得更广。”
“武”蕴千年:石城焕活武备文化印记
9月2日,吴堡石城迎来一群特殊访客——来自陕西省旅游摄影协会的爱好者们。他们沿黄河一路采风而来,将吴堡石城作为此次行程的收官之站。行走在沧桑的石墙古堡间,大家不时驻足、举起相机,尤其走进甲胄馆时,馆内庄重精美的复原甲胄与造型别致的影视道具甲胄,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座石城极具特色,它不仅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整体结构也很有看点——除了鲜明的军事防御功能,那些传统陕北窑洞还极具摄影美感,是我们拍摄的绝佳素材。”摄影爱好者简威感慨道,“甲胄馆直观展现了中国军事历史的传承,‘甲胄’是古代将士的防护装备,作为‘盾’的演变,体现了古人非凡的智慧。其编织工艺之复杂,令人感叹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武备文化是榆林文旅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在全市159处旅游资源中,武备文化类资源达41处,其总数与比例均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被誉为“华夏第一石城”的吴堡石城,作为古代军事要塞,承载着深厚的武备文化底蕴。
“我们围绕‘武备文化’旅游IP,打造了军事区、行政区和商业区三大板块,引入了包括古代军事文化展示、武备甲胄实景体验、古战场沉浸式游览、军营美食品尝等全新项目,目前日均接待游客超500人次,其中体验式、互动式文旅项目备受青睐。希望通过这些互动体验,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古代军事生活,从而深化对石城历史的理解。”吴堡县文投公司市场部干事李招慧介绍道。
目前,吴堡石城正系统构建堡寨武备文化体系,推进武备文创产品研发与石城影视基地建设。首批8款箭簇系列文创、石城主题金属冰箱贴、黄河岩画题字文化扇等实物产品已完成开发。同时,依托城墙、甲胄展馆等军事主题区域,打造了古代战场、兵营、校场等影视场景。今年4月上线的微短剧《江湖无恙》,以吴堡石城黑风寨为核心场景,讲述江湖儿女守护古城的故事,上线首周热度突破200万。
“我们想最大限度激活石城独特的历史价值,通过深度开发,让游客将石城记忆带回家,进而带动全县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推动吴堡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吴堡县文投公司总经理王鹏表示。
“河泉”联动:多元融合拓展产业版图
在吴堡县,新兴康养胜地--横沟温泉悄然走红,成为吴堡及周边市民近郊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热门之选。它坐落于秦晋大峡谷核心区域,地处寇家塬镇横沟村,不仅被青山绿水环抱,更拥有陕北榆林地区独一无二的天然优质温泉资源,温泉水温常年稳定在33℃至39℃。
常旭峰 摄
自2022年9月开园至今,横沟温泉已累计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280万元。眼下,吴堡县正加快推进温泉民宿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持续增强优质温泉资源的带动效应。
依托“黄河”与“温泉”两大核心资源,吴堡不断拓展“旅游+”多元融合业态。横沟温泉重点开发特色民宿聚落,推动康养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黄河漂流从赛事走向常态化体验;连续多年举办中国·榆林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推出“骑行+黄河观光”主题线路,吸引上万人次参与;借助“清爽榆林”文化旅游季,举办“黄河之滨·魅力吴堡”文化旅游周等系列活动,逐步构建起多业协同、互补互促的产业生态。
截至今年9月,全县已累计接待游客47.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2亿元,全年游客量预计将突破84万人次。文旅产业不仅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更实现了“破圈出彩”的跨越式发展。
吴堡县文旅局副局长郭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重点提升景区品质与服务功能,拓展‘旅游+’模式,推动业态不断延伸、创新。同时,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讲好吴堡故事,切实提升本土文化品牌影响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吴堡文化‘活’起来、旅游市场‘火’起来,全力打造沿黄旅游的中转站和目的地,推动文旅产业成为吴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文/记者 慕荣 韩飞 图/除署名外均为慕荣摄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