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全国国庆热门景区榜单发布,南京钟山风景区、夫子庙同时挤进前十。文旅部门数据显示,当天南京接待游客176.4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58.4%,相当于本地常住人口的两成。这波热度不光靠景区本身,免费开放的门票政策和本地市民主动错峰去周边城市的举动,让南京在国庆旅游大战里杀出重围。
有游客说,在钟山风景区逛了一天没花门票钱,还蹭到本地大爷的历史讲解,这体验感比收费景区强多了。另有人提到,本来担心夫子庙人挤人,到了才发现路上遇到的本地人大多操着马鞍山口音,一问才知道南京人主动把主城让给外地游客了。
南京能拿下两个前十名额,免费开放是最直接的撒手锏。现在很多城市还在抱着门票经济不放,某5A景区去年把门票从80元涨到120元,结果今年国庆游客量暴跌20%。南京早就看透这点,全市40多家A级景区免费开放,看似少了门票收入,却带火了周边消费。钟山风景区周边的文创店,国庆期间销售额同比涨了55%;夫子庙的小吃街,单日营业额突破800万元。这账算得明白:游客省下的门票钱,最终都花在了这座城市里。
更戳人的是本地人的自觉。文旅部门节前发了条倡议,建议市民国庆期间错峰去马鞍山、滁州等地游玩,没想到响应的人超过六成。这种自发的善意不是偶然,翻看南京这几年的城市治理,从地铁里的爱心专座使用率全国第一,到斑马线前车辆主动让行率98%,包容早就刻进城市基因里。有旅游研究所做过调查,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好感度,70%来自当地人的态度,南京这次用行动把这句话变成了现实。
别以为南京是临时抱佛脚,这波热度藏着三年的铺垫。2022年开始,南京花了2亿改造景区周边路网,现在主城区13个热门景区全通地铁;2023年上线智慧导览系统,扫码就能听免费讲解、查实时人流;今年又把老门东的商铺重新规划,赶走一半网红店,引进非遗手作、老字号茶馆,游客停留时间从1小时拉长到3小时。这些细节堆起来,才让“南京游”从打卡式路过变成沉浸式体验。
现在的游客越来越聪明,光靠宣传滤镜骗不来人。某网红城市去年靠短视频火了,结果游客去了发现景区脏乱差,今年国庆直接跌出热门榜。南京不一样,它没搞什么花哨营销,就靠实打实的免费、贴心的服务、市民的善意,把“回头客”变成“自来水”。数据显示,南京国庆期间的游客复游率达到35%,远超全国平均的20%。
旅游的本质从来不是看风景,而是感受一座城市的温度。南京用免费打破“贵的才好”的偏见,用市民的退让消解“人挤人”的焦虑。这种不套路、不敷衍的态度,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
这样的南京,下次国庆你会把它放进行程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