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鄱阳湖畔的诗意美景中,一条绵延百公里的公路——鄱阳湖旅游公路穿插其中,这条为提升防汛防洪能力而改造的公路,以极高的“颜值”被赋予更多“附加值”。
这条公路不仅是交通的脉络,更是一条串起无数美景的“珍珠链”,为游客铺就了一条通往湖光山色的奇妙之旅。带大家一览这条环湖长廊在强化防汛功能的同时,将鄱阳湖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资源“串珠成链”,绘就“防汛+公路+旅游”融合发展新图景。
八月的鄱阳湖,草甸翻涌如翡翠。一条绵延121.52公里的“缎带”——鄱阳湖旅游公路穿插其中,以诗画美学激活了“江湖之城”的文旅基因。
鄱阳湖旅游公路起于G353昌万公路,终点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总里程115.32公里。它串联起长乐联圩、红旗联圩、蒋巷联圩、南湖圩、成朱联圩、廿四联圩、赣西联圩等多个区域,像一条坚韧的纽带,将原本散落的乡镇和自然景观紧密相连,不仅极大地便利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更为游客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探索鄱阳湖的通道。
从昌万公路踏上这条旅游公路,便开启了一场视觉的盛宴。公路以2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路面高出警戒水位1.96米,双向6米宽的沥青车道平坦开阔,车辆平稳行驶其上,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徐徐展开。沿途,工程建设者们巧妙地融入文旅元素,设置了多个宽敞的停车区,方便游客随时驻足停留,亲近这片美丽的土地;精心打造的观景平台,更是将鄱阳湖的美景毫无保留地呈现眼前,踏上透水砖步道,仿佛能与“湖水—荷塘—候鸟”三重景观亲密对话。
一路前行,公路串联起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等知名景点,形成了令人心驰神往的优质生态旅游圈。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古老的文物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让人们穿越时空,感受千年前的繁华与辉煌;而五星白鹤保护小区,则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每年秋冬,成群的白鹤翩然而至,在这片广袤的湿地栖息、觅食,它们洁白的身姿与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当行驶在鄱阳湖旅游公路上,除了那些声名远扬的景点,沿途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在成新农场和朱港农场附近,公路从两大农场中穿行而过,成片的稻田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绿浪。若是恰逢丰收时节,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头,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巨幅稻田画成为了大自然最得意的杰作,让每一位路过的游客都忍不住惊叹。
在通往鄱阳湖旅游公路的沿途,各种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采摘园里,鲜嫩多汁的水果挂满枝头,等待着游客前来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垂钓区中,人们悠闲地坐在湖边,静候鱼儿上钩,享受着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科普教育基地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自然、探索科学的大门,让他们在游玩中增长知识。不少农户还抓住游客集中前来的机遇,以“荷塘文化”为卖点,推出采莲体验活动。在横垱村易片天农场,路边的荷塘美景吸引着一群又一群游客停车驻足,他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荷塘,亲手采摘那饱满的莲蓬,品尝清甜的莲子,感受着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鄱阳湖旅游公路的建成,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更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既守住了防汛“生命线”,在洪水来临时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更成为乡村振兴的“输血管”,带动了周边地区旅游业、农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果你渴望一场逃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旅行,那么鄱阳湖旅游公路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沿着这条公路前行,去感受鄱阳湖的波澜壮阔,去探寻历史的足迹,去体验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去开启一场属于你的湖光山色约会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