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时,天高云淡,滇南的红河蒙上了一层金色的滤镜,金黄的稻谷在风中摇曳,空气里都是丰收的气息。这个季节,阳光不再炽烈,云也变得温柔。在建水、石屏的百年老屋下,泡一壶茶,执一本书,听风铃叮当,慢慢品味时光在纸间划过的味道。
此时来到红河,恰是体验“檐下听岁月·湖上枕光阴”的最佳时节。
秋日里的建水古城显得格外宁静,朝阳楼巍然矗立,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雄镇东南600年,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古城。作为建水的标志性建筑,朝阳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时光的博物馆。登楼远眺,建水古城尽收眼底,一座座民居翘角飞檐,一口口古井流淌着传奇。漫步古城,在文庙聆听郎朗朗书声传承的千年儒学回响,在朱家花园感受亭台楼阁精雕的滇南园林盛景,在临安府署触摸一砖一木承载的边地治理烟云,在学政考棚见证一桌一椅写就的科举人文史诗。人来人往,云聚云散,朝阳楼檐上的风铃清脆作响,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千年往事。
穿城而过,步入建水和院,这里完美融合了传统民居与现代旅居需求。秋日的午后,坐在院落中,泡一壶茶,与三五好友相聚,看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地上,时光仿佛慢了下来。和院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城的韵味,让人体验到的不仅是住宿,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回“慢生活”的本真。
时速25公里的建水小火车慢悠悠地从临安站出发,跨过田园山水、古桥车站,到达团山古村。双龙桥横跨沪江,如长虹卧波,在秋日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壮美。站在桥上,闭上眼睛,任微风拂面,聆听千年岁月的回响。小火车的终点站团山古村,是滇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穿过荷塘,漫步在团山古村的青石板路上,两旁是历经百年的传统民居,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时间似乎停滞,让人有机会解密滇南古村的奥秘,感受历史的厚重。
异龙湖是连接建水和石屏的天然纽带,一湖碧水挑起两城,也串联起了两地的文化与生活。秋日的异龙湖,湖水湛蓝如镜,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山色。沿着红蓝相间的环湖步道缓行,看白鹭掠过水面,感受微风轻拂,心境也随之开阔。此时正是稻香鱼肥蟹美的时候,赏完异龙湖美景,刚好转到郑营古村,感受古村韵味,品尝大闸蟹,沉浸式享受山水田园的馈赠。
龟背上的石屏古城,被誉为“滇南明清民居博物馆”,有着别样的文化韵味。漫步古城,在一座座古建筑、一块块青石板路上,读懂这座古城的故事。隐匿在县城一隅的石屏县博物馆,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屏书院”的旧址,更是1300余件文物的栖息之地。步入书院,古木参天,书香依旧,坐在矗立数百年的“龙门”牌坊下,仿佛能与古人对话,感受文化的传承与流转。穿行在馆内,一件件文物诉说着历史的痕迹,展示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栩栩如生的蜡像神采各异,或低头沉思,或挥毫泼墨,仿佛将那段尘封的历史瞬间复活。在这里,可以寻回“晴耕雨读”的生活本真。
若要体验最地道的本地生活,不妨去石屏的集市转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集市上摆满了各种当地特产:新采的莲藕、刚做好的石屏豆腐、各类时蔬水果……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熟人间的寒暄声,交织出最鲜活的人间烟火气。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最真实、最温暖的生活气息。
一湖两城三千年,一条铁轨串联起建水与石屏的千年羁绊。秋日来此,既能感受建水古城的厚重历史,又能体验石屏的文化韵味,在一湖两城之间,寻找最美乡愁。檐下听岁月,感受时光的沉淀;湖上枕光阴,体验生活的本真。
文丨孙思漫
图丨红河文旅 子涵 孔祥敏
编辑丨刘榕杉
审核丨李元
运维 |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各位小伙伴,红河文旅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hhlysck@163.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