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早报记者 张小海
平遥古城的初秋时节,晨露轻沾的青石巷弄映照着暖阳与蓝天的色彩。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执轻罗小扇漫步票号旧址,摄影师在雕梁画栋间捕捉时光痕迹。这般景象,正成为晋中文旅融合的生动写照——当两千八百年古城遇见当代消费潮流,历史以优雅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传统美学的时节演绎
古城旅拍的兴起展现文旅融合新路径。平遥街巷错落的传统服饰体验馆,将晋商大院变为天然摄影棚。梳妆师精心打造的古典发髻、绣娘手工制作的精致衣饰,让游客通过角色扮演深度体验文化韵味。同类模式已延伸至祁县王维诗画小镇,数字诗人投影与初染秋色的实景交融,昼夜交替呈现诗画意境。
山水空间的秋日探索
自然景观通过复合设计焕发新活力。榆社云竹湖面,轻舟划过如镜湖水,直升机俯瞰渐染秋色的湖心岛,提供全景山水视角;太行山深处的和顺走马槽,星空营地静立云海之间,游人在清凉晨光中架设设备,等待天地交汇的动人时刻。这类项目突破传统观光局限,构建多元体验体系。
城乡共生的金秋图景
文旅触角正向秋日乡野延伸:
左权县泽城村依托写生基地,百座农院在初秋微风中转变为艺术空间;昔阳大寨牧场开展农事研学活动,青少年在丰收季节体验乡土文化;榆次怡然青年广场汇聚民谣酒馆与街头表演,秋夜氛围温馨动人;寿阳燕州小镇田园综合体内,彩虹滑道穿过挂果的温室,农耕趣味与休闲娱乐完美结合,这些实践打破城乡界限,让文化资源成为乡村振兴动力。
融合战略的持续深化
晋中市坚持“怡然见晋中”品牌战略,将5539处不可移动文物转化为文旅融合基础。通过“文旅+”九大业态布局,串联古城摄影、太行观星、乡村写生等特色场景,推动观光模式向深度体验转型。初秋旅游旺季,多景区接待量创新高,证明业态创新的市场吸引力。
暮色中的平遥城墙,3D光影演绎晋商驼队历程,游客沉浸于虚实相融的历史叙事。这正是晋中文旅融合的具体呈现——当古建成为生活舞台,当山水化为体验场所,当乡村变身艺术空间,一座城市正以文化为纽带,奏响古今对话、城乡协同的初秋乐章。
编辑:邵彦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