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小档案
姓名:河口【hé kǒu】
坐标:河口县
特点:“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云南省美丽县城”
地名由来:两河交汇造就边陲重镇
红河与南溪河在此交汇
“河口”之名,源于红河与南溪河在此交汇的独特地貌。据《水经·叶榆河注》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纳入牂柯郡进桑县管辖,置进桑关建立军事重隘,开启这片土地的军事与商贸传奇。
河口城区鸟瞰图
地理学家指出,河口的地名演变恰似一部微缩的边疆史,从西汉的“进桑关”到清代的“河口卡”,从1910年滇越铁路的轰鸣到1992年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设立,每一次变更都烙印着时代特征。2025年,随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的深化发展,这个因河得名的边陲小城,正以“口岸经济”为笔,续写着新的传奇。
军事要塞:边关烽火中的英雄史诗
古炮台
翻开河口的历史卷轴,军事要塞的底色格外醒目。中法战争期间,河口各族人民百余人参加“黑旗军”和滇军。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孙中山派黄明堂等人领导河口起义,打响辛亥革命云南第一枪。起义军渡河旧址、四连山古炮台、河口起义纪念馆等历史遗迹至今仍留存着革命的烽火记忆,书写了云南革命史上属于河口的不朽篇章。
河口起义纪念馆
更鲜为人知的是,河口还是反法西斯战争中,滇南抗战最前沿的阵地之一,是抗日战争初期海外战略物资进入中国国内的重要通道。
百年商埠:从滇越铁路到自贸新区
滇越铁路
1895年,清政府辟河口为商埠,每日大船三百,小船千余,来往如蚁。1910年滇越铁路建成通车,河口成为西南边陲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转运中心。1992年6月,国务院批准河口县为沿边开放县,同年,批准河口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2019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在河口挂牌落地,诸多知名企业入驻河口参与对外经贸活动。
北山货场
2020年,迎来动车时代、5G时代,河口的对外开放水平越来越高。这种“一城望两国”的独特生态,催生了“互联网+边民互市”的新模式,河口口岸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云南省第一位,进出口总值、货运量、出入境人员均居云南省各口岸的前列,是云南省进出口贸易最大的口岸之一。
多元文化:民族风情与异域色彩交融
河口瑶族盘王节现场
河口作为云南唯一的瑶族自治县,有瑶族、汉族、苗族、壮族、彝族、傣族、布依族7个世居民族。有瑶族盘王节、苗族花山节、布依族牛王节等传统节日。瑶族“盘王节”,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河口瑶族同胞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华侨、边地、少数民族等多元文化在此相遇、相交、相融。
2025年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这种文化交融更体现在城市肌理中,法国式建筑与瑶族吊脚楼并存,越南风格的商铺招牌与中文广告牌相映成趣。依托“沿边”“跨境”区位优势,举办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暨边民大联欢活动、中越中秋诗歌朗诵会等节庆文化活动。打造“两国六目的地”黄金旅游线路并延伸至红河州全境,2024年,河口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31.17万人次。
生态绿洲:北回归线上的天然明珠
河口极小种群植物园
河口面迎北部湾的海风,背靠大围山“梁柱”,地处热带季风雨林湿热气候区域。雨量充沛、高温高湿、日照充足,终年无霜、冬可避寒、日光疗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39%。拥有4200余种高等植物,1300余种野生动物,花鱼洞国家森林公园是天然的森林氧吧。南溪河滋养着香蕉、橡胶、菠萝蜜、芒果等热带经济作物,是云南省橡胶和热带水果主产区之一。
河口口岸森林公园
独特的地理条件,为打造最美国境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同时,也让河口成为健康生活目的地,异国风情“中越边境游”,惊险刺激的“南溪河漂流”,世界三大工程奇迹百年滇越米轨铁路,“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等人文自然景观和特色文体活动,吸引着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打卡。
大量越南游客到河口旅游
从军事关隘到百年商埠
从边陲小城到开放前沿
河口凭借“一城望两国”的区位优势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
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
书写了一部边疆发展的活态史诗
记者:普薇
图片来源于河口县民政局、河口县融媒中心、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海报制作:王静旎
审核:红河州民政局、河口县民政局
责编:王静旎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hhzrbs@126.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