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都记者获悉,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广州博物馆从去年开始谋划,以扎实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的田野调研为基础,用市场化运作的思维,策划了广东抗战史迹研学,包括9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研学线路。经过半年的试运行,该系列研学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广东抗战史迹研学九条线路手绘图。
打破红色研学难以市场化运作的困境
据介绍,2024年9月开始,广州博物馆对近150处广州留存的抗战史迹遗址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史料文献展开研究。历经5个月的研学设计研发教案编写、研读、修改、打磨,并邀请党史、历史学、中学历史教育、博物馆等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评审,确保每个知识点有据可依,凸显博物馆的专业能力和宣传教育水平,为后续的宣传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内容基础。
为打破红色类研学刻板、趣味性不强的困局,广州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参与者的学情特点,采用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和语言输出,通过角色扮演、信息解密、定向寻踪、真人图书馆等沉浸式体验方式,开启了红色类研学市场化运营的尝试。从3月开始,该系列研学进行了7场内测和18场次的试运行,参与人数近600人,实现营收近5万元,其中“不能说的秘密——地下秘密抗日”线路共开展7场次,成为最受欢迎的研学线路。
““不能说的秘密——地下秘密抗日””研学线路中,学员分组开展代号“杏仁饼”行动,分析如何选择最优店铺位置作为交通联络站,传递抗战情报。
此外,广州博物馆保持定期开展公益场次的研学活动,如6月15日,与广州市少年宫联合开展“粤韵动彩之城市毅行”融合教育系列活动,带领少先队员参与“从沦陷到胜利CITYWALK”研学线路,以徒步的方式重温广州的抗战历史,聆听英雄故事。
少先队员参与“从沦陷到胜利CITYWALK”研学线路公益场活动。
以走访探寻促进大湾区思想文化交流
广东抗战史迹研学主题涵盖文化抗战、东江纵队游击抗战、地下秘密抗战、从沦陷到胜利、华侨抗日救亡、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呈现广东在抗战时期的历史面貌。研学地点覆盖广州市各区、江门、惠州、东莞、香港、澳门等城市,受众群体涵盖学生、工会、党团组织,单场参与人数最多可达1000人。馆方可根据不同需求个性化定制研学时长和研学重点内容,与走访的抗战史迹遗址单位进行联动,及时融入最新的专题展览参观讲解、AR场景体验等项目,不断增强系列研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飞跃山海”——台山华侨救国行动研学线路中,学员参与模拟重走“驼峰航线”活动。
10月中旬,跨越粤港澳大湾区的“烽火南粤·家国同脉——粤港澳抗战记忆”抗战研学线路将在广州首发,以“行走的课堂”探访广州中山纪念堂、香港海防博物馆、澳门镜湖历史纪念馆等抗战纪念设施,认识粤港澳的抗战历史。这是首条以抗战为主题的湾区研学线路,是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具体举措,对提升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他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探索湾区红色研学新路径。
“兵临城下”——南郊抗战故事研学线路中,学员在植地庄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前开展缅怀先烈仪式。
以数字化手段建构全新研学教育体验
为打破当下传统研学活动模式的局限,广州博物馆率先在广东抗战史迹研学“从沦陷到胜利CITYWALK”线路中推出研学数字化利器——研学终端机(昵称为“小游宝宝”)。这是一款专为研学场景设计的全年龄向智能交互终端,集安全守护、趣味学习与成长追踪于一体。学员手持研学机,跟随导师的研学进度查看抗战地图、读取图片和视频信息、线上答题、生成个性化研学报告,为学员安全定位护航,用科技丈量历史,让每一次探索都成为深度生长的课堂,建构全新的研学体验。
学员通过研学终端机查看抗战历史视频、图片和地图信息。
另据介绍,为进一步扩大广东抗战史迹研学受众覆盖面,广州博物馆对研学内容和史实故事进行二次研究挖掘,编制“抗日救亡”“文化抗战”“地下抗战”“敌后战场”“正面战场”“营救名人”“国际合作”“走向胜利”等八个主题板块的《循抗战史迹,听英雄故事》系列课程,面向大中学生、党团组织陆续开展送课到学校、企事业单位活动,让抗战精神和革命传统扎根于更多人的心里。
与此同时,广州博物馆还陆续推出自主拍摄制作的《循抗战史迹,听英雄故事》系列视频,内容取材自广东抗战史迹研学线路中的抗战史迹遗址,以故事讲述的叙事手法,展示那些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该系列视频在广州博物馆微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发布,线上线下弘扬抗战精神和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在时代脉搏中“传下去”。
此外,广州博物馆对广东抗战史迹研学活动中的学员任务成果、留言反馈、过程照片等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将于12月在仲元楼展区举办“广东抗战史迹研学”教育成果展(暂名),让广东抗战史迹研学成为体系强、抓手硬、辐射面广的“大思政课”精品项目,成为广州博物馆的教育新品牌。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吴恺珩 通讯员 梁慕瑜
图片由广州博物馆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