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与李老师逛西仓,北大街下地铁后,顺路到莲湖公园。莲湖公司因莲而得名,因“莲”而“廉”,公园现成为廉洁教育基地。我们看了一眼2025年最后的残荷,然后从莲湖路往前走,从许士庙街向南,找到了西仓集市。
许士庙街头
当时有个疑问,许士庙街,真的有庙吗?是谁的庙呢?查了资料,这里还真的有庙。许士庙街因街道北头曾有许士庙而得名。这座庙是为供奉隐士许由而建。当地知情人说,许士庙原有一副木质对联,上书:与尧帝同天日月光辉永在,祀隐士于地山川恩泽长存。横批是:洗耳翁祠。
莲湖公园西门
洗耳翁祠,自然是纪念尧时代的隐士许由所建。他的故事,我小时从连环画上看到过。相传尧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愿闻,洗耳于颍水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当时觉得,许由有些矫情。权利,并不一定是肮脏的东西。历史上不少好官,权利用之于民,照样能得到老百姓的称颂。现在想来,不一定真有许由这个人,说不定庄子寓言,借他讽喻古代肮脏的官场,表达自己的志向气节。
各类店铺
正因为如此,许由正在水边洗耳时,他的朋友巢父牵牛来饮水,问他为何洗耳。许由说了原由,巢父对此不以为然,说道:“你如果隐居在高山深谷中,不与人世来往,谁还能找到你?这都是因为你轻浮游荡,想博取好名声的结果。脏了我牛的口!”说着把牛牵到上游饮水。
各类小吃
许由庙,除了他的老家河南登封,还没有听说其他地方也有。为什么远在西安的街头有许士庙呢?其实,古都长安是好多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隐士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汉代就有商山四皓,后世的终南隐士也不少。许士庙大约建于明代,当时关学兴盛,“洗耳翁祠”牌匾也是清初的关中大儒、二曲先生、周至人李颙所书。清康熙十八年(1679),李顒归隐故里不出,闭门沉研学术。关中书院创办人冯从吾,从工部尚书任上革职,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建起了关中书院。还有蓝田吕大忠、吕大防、吕大临等,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最后辞官回籍讲学。他们都崇拜许由的气节,需要有个像许士庙一样的精神殿堂。
关中书院
当然,时过境迁,热心官场、追求名利的人多,真正淡泊名利的人少,“终南隐士”变成“终南捷径”时,处在西安闹市之中的许士庙,没落就在情理之中。解放后,许士庙只留地基。1966年,许士庙街改名红湖街,1981年恢复原名,现在成为古都西安的一条热闹的商业街。
孙仁玉像(左)
易俗社社长、临潼人孙仁玉曾定居在许士庙街50号。孙仁玉作为早期同盟会员,奔走革命。后来无意为官,致力于教育与秦腔戏剧艺术事业,一生以启迪民智,除旧布新为己任,捐了700两银子作为开办费,与李桐轩创办易俗社。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刊物《西北》周刊社址也在许士庙街15号。1986年,许士庙街南头建起了西安市第一座16层的高层建筑,西安周边好多人都赶来参观,目的就是感受一下坐电梯的上上下下。这座楼就在许士庙街2号,大楼已经很破旧,斑驳的墙体写满了沧桑。
各类摊点
没想到,短短数百米的一条街道,还有这么长的历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