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经过温州龙港市,对他的海滨本来是抱着十分期待的,尤其在网上几乎看不见相关的作品,更是让我有种能“喝到头口水”的莫名希冀。然而现实有点残酷,按照电瓶车的骑行导航抵达目的地,眼前却是戒备森严的工地,好在摩托车也是两轮,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又假装镇定,最后还是顺利地进入现场。


在地图上用工具测了距离,整条堤坝刚好长10公里左右。我当时的起点是“龙港码头”,终点为“琵琶山”。沿着工地的内部道路前行了几百米后,终于被成堆的水泥墩和烂路挡住,倒也算是“因祸得福”吧,只能被“逼迫”着上了大坝。


高处的视野开阔,能看到一边是大海和滩涂,一边是人工湿地湖泊和堆放着各种工程车和建材的施工现场。可惜的是运气很一般,这天的日出在雾蒙蒙中缓缓出现,几乎见不到一丝朝霞。



而唯一带给我惊喜的就是成群结队过来赶海的当地渔民,他们有的骑三轮车有的骑电动车,驼着自己的“泥马”(一种在滩涂上快速移动的木制工具),聚在堤坝一侧聊天。后来返程路上,在别一个海湾又碰到一批在岸边扎堆休息的渔民,打听了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在等潮水完全褪去,而并非偷懒。


至于“到滩涂上挖海参?”这种情况自然是我“瞎编”的,因为如今网络上有些视频和直播就是这么夸张和搞笑,在浅显的溪沟里遇见海胆海葵海参海鳗八爪鱼甚至澳洲大龙虾都有可能。不过大部分人也都心里清楚的很,只是都在相互配合,一个当戏子演员,一个当捧眼观众,各自图一乐呵罢了。

龙港这边滩涂“盛产”的应该是蛏子,因为一路上,在几段乱石路上都能看到成堆的蛏子壳被用来填坑铺路,但不知道为什么,我问到的两位渔民,回答我的都是“蚬子”,难道是口音问题吗?毕竟这两种东西的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经我认真追问,一位渔民每天最多能挖到“150”斤蚬子,而我本来准备现场买5斤的,只要50块钱。但由于滩涂中间的潮水还没完全褪去,所以得等一会儿,然后加上赶海的半个多小时,还真需要点耐心,自然也就放弃了。好在回酒店后一问,没买应该也是正确的,因为这些贝壳类海鲜一般都有很多沙子,需要在盐水或者海水里养几天才能吃。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因为目前这条“路线”在封闭管理中,所以不建议大家自行前往,说实话哦,里面的“坑”太多了,路况是真的差。就算能进去,我反正是不想再进第二回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