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中的“丰”景诗
——九峰溪下寻秋记
我们久居城市樊笼,总盼着寻一处清幽之地,与自然撞个满怀。金秋时节,恰逢水稻成熟,我驱车驶向广东乐昌九峰镇,本是随性而行,却在溪下村的竹篙岭上,邂逅了一场意料之外的秋日盛宴。
从九峰镇政府出发,十三公里的山路蜿蜒曲折,像一条银带缠绕在青山间。车轮碾过水泥公路,其间有段柏油马路,特好走,耳边是风穿林海的簌簌声,鼻间满是湿润的草木清香——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6%,目之所及皆是浓得化不开的绿。山路边、山坳里,连片的黄金柰李树亭亭玉立,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虽已过了结果的季节,那份蓬勃的生机仍让人忍不住驻足,深吸一口这被绿意过滤过的清新空气,连胸腔里的沉闷都消散了大半。难怪当地人说,九峰是粤北的“世外桃源”,夏日避暑、秋日寻幽,皆是绝好去处。
越往山里走,山路越陡,转过一道弯,眼前忽然亮了起来。竹篙岭的山坡上,几片金黄的梯田正铺展在眼前,像上帝打翻了调色盘,将秋日的温柔尽数洒在了山间。我曾见过不少名闻遐迩的梯田,或气势恢宏、横亘山野,或层叠万千、云雾缭绕,而溪下的梯田,没有那般张扬的盛景,却多了几分小家碧玉的秀丽。田埂顺着山势蜿蜒,将金黄的稻田分割成不规则的小块,稻穗沉甸甸地垂着,风一吹,便掀起层层金浪,“沙沙”的声响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我沿着田埂慢慢走,脚下的泥土带着湿润的凉意,偶尔能看到几只蚂蚱蹦跳着钻进稻丛,惊起几只停歇的蜻蜓。抬眼望去,青黄相间的稻田与层叠的梯田依偎着,不远处,错落的村庄藏在绿树间,白墙黛瓦在金黄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蜿蜒的公路像一条丝带,将村庄与梯田串联起来;更远处,连绵的青山如黛,云雾在山尖轻轻飘荡,仿佛给青山披上了一层薄纱。这画面没有刻意的雕琢,却处处透着和谐——稻田的黄、树木的绿、村庄的白、青山的黛,交织在一起,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每一笔都是自然的馈赠,每一抹色彩都是秋日的深情。
田边有几位农人正在劳作,他们弯着腰,手里的镰刀在稻穗间穿梭,动作娴熟而从容。一位老农看到我,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递来一把刚割下的稻穗:“帅哥,你尝尝?这米煮出来香得很!”我接过稻穗,指尖触到饱满的谷粒,轻轻一搓,米粒便从稻壳中脱出,莹白饱满,还带着阳光的温度。老农说,溪下村山高路远,种水稻不易,可祖祖辈辈都守着这片田,一来是习惯了这份劳作,二来是看着稻田黄了又绿,心里才踏实。说话间,他的目光落在金黄的稻田上,眼里满是欣慰与珍视——那是对土地的热爱,对丰收的期盼,也是山乡人最朴素的幸福。
我坐在田埂上,看着夕阳慢慢西沉,将余晖洒在梯田上。金黄的稻田被染成了暖橙色,连田埂上的野草都镀上了一层金边,远处的青山渐渐隐在暮色里,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空气中开始弥漫起饭菜的香气。风又起了,稻浪翻滚,仿佛在诉说着秋日的故事,也诉说着溪下村的宁静与美好。
原来,最美的风景从不在远方的盛名里,而在这偶然邂逅的深山之中。溪下的秋,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用一片金黄的梯田、一抹青绿的山林、一处宁静的村庄,勾勒出最动人的山乡“丰”景,也让我在这片刻的停留里,读懂了自然的诗意,寻到了心中的安宁。
(白春明 2025.9.7)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好友致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