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 柳枝摇曳
泸江水面泛起粼粼波光
这里曾是古临安,今建水城南
最令人陶醉的风景——“泸江烟柳”
一个让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吟咏的诗意之地
如今却静静地沉睡在时光的长河里

泸江河,发源于石屏异龙湖,汇合塌冲、象冲二河,涓涓流入颜洞,最终汇入南盘江。这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见证了建水千年古城的兴衰变迁。
《建水州志》记载:“泸江烟柳”得名于明清时期。每逢春夏,这里河岸密柳成荫,荷香清远,轻烟朦胧,形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这条河流不仅是建水的母亲河,更是连接滇南地区的重要水系,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航运和灌溉功能。

双龙桥泸江烟柳美景
一河诗画 千年沧桑
翻开《总镇王公修筑河堤碑》,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临安兵备副使许宗竟目睹泸江连年泛滥,良田沦为泽国,毅然率众修筑河堤,让肆虐的泸江重归平静。时光流转至清雍正八年(1730年),官府又沿堤遍植杨柳,不仅固堤防洪,更造就了 “两岸垂柳,一江烟波” 的绝美景致。



泸江烟柳美景
烟柳青青 诗意长存
竹报人家柳报溪,泸江桥畔夕阳西
翻风笛短黯村径,卷雾蓑轻钓冷讥
大半秋光看处迥,无边山势坐间低
磷峋雉堞弯三面,月夜寒鸦傍岸楼
——临安郡人沈永《晚坐泸江即景》



泸江烟柳美景
可惜好景不长,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柳树被大量砍伐,曾经的烟柳盛景逐渐凋零。那些见证过无数风雅往事的垂柳,那些荫庇过多少文人墨客的绿荫,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寻踪往事 诗意永存
现如今,建水县通过对泸江河进行生态修复治理,临安十景之“泸江烟柳”的美景再现人间。市民和游客可以沿泸江河岸,一路欣赏自然景观,品味建水深厚的历史文化。这里既是生态廊道,也是文化长廊,让人们在休闲漫步中感受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


泸江烟柳美景

水天一色最美“泸江烟柳”
泸江烟柳,不只是一处风景,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见证了建水的兴衰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诗意与情怀。虽历经百年,但那些流传的诗句、那些泛黄的古籍,还在继续诉说着它的往昔风华。
记者:赵继兵 实习记者:方怡
编辑:赵继兵 实习编辑:方怡
责任编辑:赵继兵 高铭睎
审核:张垒
法律顾问:云南毛荣芳律师事务所 毛荣芳律师 1380877522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