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内,孩子们伸手触碰全息投影下的佛像,光影随之流转——千年石刻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这正是资阳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缩影。
而在不远处的资阳方特国色春秋主题乐园,大型无轨道球幕项目《石窟奇遇》则生动再现了安岳石刻的艺术风貌与田园乡野的自然景致,带领游客沉浸于一方山水人文交织的奇幻时空,开启一段活泼有趣的卡通版石窟探险之旅。
9月6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四川资阳调研采访,探索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
数字展示
让安岳石窟破除地域限制难题
安岳县拥有令人惊叹的文化遗产——现存石窟遗迹230余处、10万余尊摩崖造像,分布于全县46个乡镇,密度居全国之首。
这些珍贵遗产长期面临保护与展示的双重挑战:石刻分布分散、风化侵蚀严重。
2025年5月,四川首座石窟数字化文商旅综合体——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中心内设有数字文化体验馆、球幕影院等功能分区,游客在此不仅能深入了解安岳石窟的数字化保护成果,更能享受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在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的3D球幕影院内,一场“时空共振”的影片正在上演。12台4K投影仪将画面精准投映在直径21米的巨大球幕之上,结合3D技术营造出强烈的空间深度与沉浸氛围。观众仿佛置身其间,甚至能够体验“手捧”观音净瓶洒落甘露的奇妙瞬间。
通过三维扫描、毫米级建模、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分散的石窟资源已被整合为可触摸、可交互的文化生命体。
Mapping投影与互动长卷技术动态呈现华严洞三圣像、卧佛院释迦涅槃像等经典造像,游客可通过手势感应触发佛像互动。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的球幕影院
科技赋能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资阳方特国色春秋作为全国示范文旅产业项目,将传统文化与科技手段完美融合。园内七大区域共布局了10项方特独家打造的大型室内高科技项目和28项室外游乐项目。精心打造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融合“儒、释、道”文化和巴蜀文化、石刻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的大型高科技文化项目。在这里既能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体验现代科技的精彩绝伦。
在旋转平台剧场,《万世春秋》演出融合真人演绎与全息投影、4D动感特效,再配合旋转平台的沉浸设计,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孔子跌宕起伏的一生。
“这里数字项目很多,体验感也很强,尤其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人身临其境。”游客许丽艺说,这是第二次带孩子来游玩。
据了解,自8月8日开业至8月31日,资阳方特国色春秋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2万人次,平均每日接待量达9315人。
资阳方特国色春秋
创新实践
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
资阳市眼光长远,不仅满足于在全省范围内的吸引力,更着眼于全球。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是中国西部第一个国际数字社区,打造了共享办公、旅居公寓、文化体验中心及山顶观景台4个主要功能区。
社区自去年4月开园以来,受到全球数字游民的青睐,吸引来自英国、新加坡、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7700余人次国际化数字游民入住、4.8万人次度假“打卡”。
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伶表示,当地正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唐宋石窟艺术旅游走廊,围绕“石刻”“柠檬”两大核心资源,以卧佛路风景道、龙中路风景道为主轴串珠成链,描绘巴蜀文化胜景和唐韵山水画境。
“文化+科技+旅游”的创新实践,正持续释放消费新动能。据资阳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廷见介绍,今年1-7月,资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1亿元,同比增长4.4%。
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住宿业同比增长10.8%,显示出文旅融合对消费市场的显著拉动效应。
来源: 封面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