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陶石辉映 文明曙光”张家口新石器时代考古成果展在张家口市博物馆拉开帷幕,70余件镌刻着先民智慧的史前文物集体亮相,一幅从万年文化萌芽到五千年文明绽放的历史长卷缓缓铺展在公众眼前。该展览是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张家口分会场系列活动之一,将持续至12月31日,邀请市民与游客共赴这场“时空对话”。
开幕式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何丹丹 摄
张家口市博物馆讲解员李静介绍,展出的70余件文物均经专家精心遴选。其中,出土于康保县兴隆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筒形罐为首次亮相。该罐形状周正,纹饰排列规整,其独特的纹饰形成方式颇具考究。“专家推测,先民在陶器坯体未干时,用麻布包裹坯体并拍打,取下麻布后再进行烧制,最终形成了这种清晰的纹饰,这类器具在当时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使用器具。”李静向记者介绍文物背景。
筒形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何丹丹 摄
作为近年来张家口新石器时代考古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本次展览串联起多座“文明坐标”,从记录古人类早期活动的阳原泥河湾遗址、勾勒早期聚落形态的尚义四台遗址到留存生活印记的康保兴隆遗址……70余件展品沿着时间脉络层层递进,完整展现了张家口从一万年前的文化史如何走向五千年前的文明史,系统地展示了张家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社会生活和文明进程,让大众得以触摸这片土地的深厚历史根脉,沉浸式感受史前文明的独特魅力。
先民生活场景复原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何丹丹 摄
石磨盘、磨棒。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何丹丹 摄
文物有序陈列。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何丹丹 摄
“欢迎大家走进张家口市博物馆,近距离了解张家口的历史文化,亲手触摸史前文明的温度,共同探寻中华文明曙光初现时的璀璨与辉煌。”李静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发出邀约。
图文:冀云
排版:张家口文旅
备注:侵权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