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梅玲玲 共享联盟·龙游 楼郁馨
龙游灵山江的美丽风光。通讯员 徐光辉 摄
夏日的龙游县龙洲街道官潭村,位于灵山江畔的稻田咖啡馆人气正旺。推门便见绿油油的稻田,咖啡豆香混着稻叶清香飘向江面,老板彭远飞忙着招呼客人:“以前在上海从事旅游业,回龙游发现灵山江的水变美了、岸边步道和民宿配套都齐了,当即决定留下创业。”他迅速与当地部门对接,将附近废弃的老卫生院打造成稻田咖啡馆、老旧的小民居改造成披萨店,串联起民宿酒店,一条沿江水而生的精品乡村文旅线路就此成型。
这里成了村民家门口的“幸福驿站”:骑行爱好者骑完江边长廊,点杯冰美式歇脚;稻田音乐节时,热拿铁混着晚风更显惬意。官潭村村民杨海鹰家离咖啡馆仅几分钟路程,如今她从宝妈变身咖啡师,“以前只喝过速溶,现在能介绍咖啡豆产地、做拉花,还能照顾孩子,太满足了。”
彭远飞的创业版图还在扩张,第3家店计划走废土风,“灵山江每段风景不同,能承载多样业态”。
作为龙游的母亲河,眼前这条美丽的灵山江也曾存在诸多水环境突出问题:防洪排涝能力不足,河湖管护滞后,水资源助力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
灵山江的蜕变,恰是一部治水理念升级的进化史:从“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到“五水共治”,再到“美丽河湖”建设,它一步步完成“从清到美、由美到亲”的华丽转身。2022年,灵山江作为浙江省唯一入选河流,成为全国首批幸福河湖试点河道;在2024年水利部公布的全国首批7个幸福河湖项目建设成效评估中,灵山江评估结果位列全国第一。
“目前已建成20余处亲水节点,15分钟‘亲水圈’覆盖全流域。”龙游县林业水利局规划建设科科长程越洲说,从“清水河道”到“幸福河湖”,变的不只是河道模样,更是发展思路。龙游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资源高效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群众就业增收,持续缩小“三大差距”,让灵山江既是生态河,也是富民河、文化河。
生态向好之上,“幸福河湖”建设更着眼于“水业态”兴旺,让治水成果惠及百姓。庙下乡“米酒飘香”共富工坊里,村民忙着酿米酒。依托于灵山江好山好水,“灵山豆腐”“庙下米酒”“一米鱼池”等特色产业壮大;流域两岸的漂流、攀岩、赛龙舟项目引客不断,近年新增坊间民宿、农家乐103家,昔日山丘村落成了城里人的休闲胜地;江畔废弃的水电站变身美术馆,吸引一批艺术爱好者扎根龙游,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水生态的改善,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依托灵山江的自然与人文禀赋,龙游打造六春湖龙之梦、滨水文化客厅等共富项目,累计撬动近200亿元投资,直接带动1万余名农民就业。
当傍晚霞光洒在江面,倒映着岸边笑语、工坊灯火与百姓笑脸,这条千年河流正生动诠释:幸福,是让一湾碧水既装得下诗和远方,也盛得下烟火日常。而这,便是龙游治水的答案——让每一滴水都流淌着幸福味道,每一处岸线都生长着希望模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