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条路,不仅关乎通行,更是一座城市的记忆载体与文化符号。当人们穿行于城市之间,路名便是最常念诵的“城市诗篇”,它指示方向,更诉说历史、承载乡愁、寄托愿景。
近日,科创新城片区19条新建及规划道路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名字。这并非简单的符号赋予,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文化擘画。我们从方案中看到三种清晰的脉络:“宗岱”“瞻蒙”“望淮”“镇海”,唤醒了临沂古城的城门记忆,将历史文脉深深植入新城肌理;“青墩寺”“冷庄”“金苑”“黑龙河”,保留着最质朴的乡土记忆,是对这片土地上原有故事的致敬与留存;而“北辛”“后李”“岳石”“海岱”“大汶口”及“问圣”“问贤”,则上溯至东夷文化的源头,下探至儒家思想的精髓,为这座面向未来的科创新城奠定了无比深厚的文化基石。
这一系列路名,共同构建了一座“行走的博物馆”。每一条路都是一条时光隧道,一次文化之旅。它们告诉我们,这座以“创新”为名的城区,其“新”绝非在一片文化空地上凭空而起,恰恰相反,它的“新”是根植于万年文化沃土、千年城市记忆与浓浓乡愁之中的生长与创造。
从即日起,我们将推出“科创新城道路命名系列报道”,逐一解读这19条道路名字背后的故事、地理与哲理。我们希望,当您下次驱车或漫步于这些道路上时,口中念出的不再只是一个冰冷的导航指令,而是一段可感知、可理解、可共鸣的城市故事。
这一条条路,通往未来,也回归本源。
科创新城道路命名系列报道1:青墩寺路
东西走向的青墩寺路,东起翔宇路,西至望水路,全长1688米。
它的命名是对这片土地历史记忆的深情致敬。
青墩寺村是沂河新区相公街道下辖的行政村,青墩寺遗址位于该村,是新石器时代、汉代古遗址,是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道路穿行于以“青墩寺”为名的古老村落之间,如同一条时光纽带,将新城飞速发展的现代脉搏与静谧悠远的村庄记忆紧密相连。
青墩寺路,这个名字提醒着每一位经过的人,科创的未来扎根于深厚的乡土文化之中。
来源丨临沂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