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
有一座名为卡布村的小村庄
它静卧于高山坡上
俯瞰江水奔流,背靠密林
它不仅是珞巴族的重要源乡
更是一段荡气回肠的红色历史的起点
一种精神的延续
和一幅多民族共生
生态与经济共融的美丽画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墨脱县
达木珞巴民族乡卡布村
聆听它的过去与现在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徒步穿越生死险途,首次进驻墨脱,而卡布村,就是他们抵达的第一个村落。
这里地势险要,悬崖绝壁、一夫当关。当年十八军将士不仅在此驻防,更与珞巴同胞同饮一江水、共垦一片田,帮助修房、开荒、传技、治病。军医送药、猎人引路,留下无数感人故事。
一幕幕历史画面,至今仍通过壁画、民歌和代代相传的故事,在这片极边土地上熠熠生辉。
“黑天出太阳,照得处处亮。毛主席的光辉,照在珞巴心上。”
这首当年流传的新民歌,至今仍在老一辈中传唱。卡布村因此被誉为“珞巴第一村”,也成为汉珞情深、军民一家的生动见证。
73年后的今天,历史的脚步声再次响起。
40多名墨脱县青年重走十八军进墨路(@高原军旅)
今年8月,40多名墨脱县青年(绝大部分是党员干部)自发组织,重走十八军当年进入墨脱的艰险小路。这条路的起点,正是卡布村。
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青年们用双脚丈量先辈的足迹,用心感受那段烽火岁月的重量。
他们走过悬崖峭壁,穿越原始密林,不仅是在体验行军之艰,更是在完成一次精神的接力与信仰的传承。
这是一次走向历史深处的徒步,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宣誓。
青年们用脚步丈量历史,从记忆汲取力量。他们正在接过建设家乡、守护边疆的接力棒,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如今的卡布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依靠人背马驮、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它焕发出新的生机。
茶叶清香漫山野,鸡鸭嬉戏茶林中。卡布村探索出“茶叶+种养殖+旅游”的生态发展模式,形成了一幅产旅融合、绿色发展的生动画面。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品茶香、住珞巴民宿、穿民族服饰、听十八军故事,感受多民族共生、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珞巴、门巴、藏、汉、壮……各族儿女在这里和谐共居,共同编织着一张绚烂的文化之毯。
如果你也想寻找一片有历史、有故事、有风景、有温度的极边净土,那么,请一定要来卡布村走一走。
在这里,每一步都是历史,每一眼都是风光,每一个人都是故事的传承者。
卡布村——不只是旅途的终点,更是心灵的回响。
距离墨脱县城:约33公里
卡布村吃住:村内有珞巴特色民宿,游客可以体验珞巴特色美食和美宿
如何感受红色历史:村中的墙画;听当地珞巴老人讲述十八军故事;当地百姓带您重走十八军进墨路
如果您也向往这样一个
有故事、有风景、有温度的地方
那么,欢迎您来卡布村
走一段红军路
听一曲多民族共生的和谐之歌
(来源:墨脱文旅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