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内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之一,衡复风貌区每天都要迎来数万人次的游客,其中,仅人气最集中的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日均游客就在三五万人次左右,日峰值更是突破7万人次。居高不下的人气带来烟火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大量垃圾由此产生。据负责这一区域的上海徐汇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晶貌环卫分公司统计,仅游客每天在安福路上扔掉的咖啡杯就有一两千只,再加上饮料瓶、餐巾纸、剩余食物等各种垃圾,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游客日均产生的湿垃圾和干垃圾总量多达1.5吨左右。一边是人气,一边是市容,如何平衡好这对关系,让市民游客看到更好的环境?徐汇环卫用精细化作业来解题。
衡复风貌区的环卫面临两重压力:第一重是周边存在大量不设垃圾库房的老小区,尽管环卫采取了定时定点上门收取等方式方便居民扔垃圾,仍有一些居民会随手将垃圾扔在小区外面的绿化带里或行道树下,这种“漂浮垃圾”的数量不在少数;第二重是游客数量众多,他们在风貌区CityWalk,往往有一边走一边吃一边扔的需求,但环卫公司显然不可能在马路上设置大量固定式的垃圾桶,以免破坏城市风貌。
应对衡复区域业态复杂、人流量的特点,特别是暑期客流骤增的情况,徐汇环卫公司创新手段,多管齐下,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办法。例如,针对武康大楼每天潮汐式的人流状况,在上午9时至晚上9时之间,将可移动式废物箱投放在人流量最集中的“最佳拍照点”源点广场、武康大楼公寓入口以及武康路兴国路口三处,这样既可以满足游客投放需求,也可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这些配备静音万向轮的可移动式废物箱还可以根据区域人流变化“动态走位”精准投放,让废物箱“跟着人流走”。记者看到,为了与衡复风貌区的环境匹配,这些废物箱不是常见的不锈钢本色或黑色,而是采用了与周围红砖洋房同色系的复古金属外观,降低了存在感,放在道路上并不扎眼,比较和谐。
安装满溢传感器
近期,在乌鲁木齐路五原路口、武康路兴国路口、安福路等人流量最集中的6个点位,晶貌环卫分公司还试点在废物箱上安装满溢传感器,每当桶内垃圾达到2/3容量时,传感器就会向这一区域“飞行保洁车”搭载的智能屏发送提醒,“飞行保洁员”可以在15分钟内赶到清理,较去年的20分钟又减少了5分钟,有效避免市民游客因废物箱装满了而不得不将垃圾扔在箱外的尴尬。此外,环卫公司还为班组长配备了高清工作记录仪,实时记录作业轨迹和现场情况,遇到突发问题可即时回传;所有作业车辆都安装了作业行为监测系统和主动安全视频系统,后台可实时查看车辆行驶情况,方便调派人力及时处理大客流带来的突发状况。
经过一套组合拳,市民游客在衡复风貌区的体验越来越好,晶貌公司统计的一组数据也验证了大家的感受——小包垃圾的滞留时间从原来的二三十分钟缩短到15分钟以内,废物箱满溢处置时间从原来的30至50分钟改变为“零满溢”;巡查工单数从今年1月的278件下降到8月的131件,降幅超过50%,闭环处理率达到100%。同时,暑期人流高峰时期的12345市民热线工单数量也较今年1月的工单数量下降了两成,体现出市民游客对市容环境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也让衡复风貌区的人文之美在各个方面都展示在了世界游客的面前。
原标题:《每天数万游客打卡衡复风貌区,带来1.5吨垃圾怎么办?垃圾箱也学会报警了!》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