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出兰州市区后,经过13公里的平静东流,便进入了峡谷地带。景泰红山峡,因其两岸崖石多呈黄红色而得名,长约30公里,两岸山峰连绵,属于祁连山的余脉。这里不仅汇聚了丰富的人文奇景与地貌奇观,更成为了一条绝美的观景长廊。
秋日的红山峡谷,犹如大地的调色盘,赭红色的山体在阳光下泛着古朴厚重的光泽,与苍黄的土崖层叠交错,雄浑壮美;蜿蜒的黄河水裹挟着岁月的沉淀,悠悠流淌而过,粼粼波光倒映着两岸山色,勾勒出刚柔并济的线条。
莽山夹道,大河川流。黄河在红山峡拐了一个“S”形的大弯,滚滚向前。阳光透过峡谷顶端洒落下来,将整个区域染成金色,连绵起伏的红色山峦,仿佛是一位沉默却充满力量的守护者,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亿万年的沧桑与传奇。
红山峡的山体由红色砂岩构成,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侵蚀,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有的地方岩石层叠分明,如同翻阅古老的书籍;有的地方则呈现出奇特的造型,仿佛是远古巨兽留下的足迹。特别是在阳光照射下,这些岩石会散发出温暖的橙红色光芒,令人目眩神迷。
红山峡如一座黄河地质博物馆,陈列了一系列丰富的自然奇观:嶙峋怪异的风蚀地貌,色彩纷呈的石灰熔岩,跌宕起伏的赤壁丹崖,层叠有序的地震岩层,古朴宁静的峡谷村落,静默无言的远年岩画,孤亘荒野的长城峰燧,尤以黄河石林盛名远震……
红山峡流域是丝绸之路横跨黄河通向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历史上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过渡地带,更见证了无数商旅的往来与文化的交融。
这里现有一渡口叫小口子渡口,连接着景泰与靖远两县。还有一处索桥古堡遗址,曾经的索桥是连接黄河两岸的古丝绸之路交通咽喉,汉代张骞曾从这里跨过黄河,一路向西,经河西走廊西出阳关到西域各国;这里还是明长城黄河西岸的起点,绵延数百公里的明边墙从这里开始。这里,负有盛名的乌兰关,媪围汉城,鹑(鸇)阴汉城、北城滩唐城,法泉寺、五佛沿寺等历史文化遗址都是汉唐兴盛的遗影。
巍巍红山峡,滔滔黄河水。除了自然风光外,红山峡还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河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交相辉映,灿若星河。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历代王朝在此修建关隘、驿站,留下了许多珍贵遗迹。例如,明代长城遗址就贯穿整个峡谷,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人文景观。
沿着黄河岸边望去,大片绿色田园如翡翠般镶嵌在广袤旷野之中。阡陌纵横间,庄稼随风摇曳,为苍凉的河谷增添了一抹灵动的柔情。远处的村落、摇曳的芦苇、穿梭的飞鸟,与红山碧水共同绘就了一幅层次丰富的山水画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靠黄河水的滋养,黄河岸边转动的水车、劈波而行的羊皮筏子和盛开的梨花,成为一代代沿黄河而居的人们与红山峡相依相生的见证。红山峡凭借其险峻的河道和磅礴的气势,成为了众多旅行者心目中的圣地,它不仅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也提醒着我们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本期小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关注《小陇画报》,了解更多甘肃美景、人文历史、独特民俗,咱们下期再见。
本期摄影:寇明灿 文字: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屈杰文 徐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