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一生活,一岛一世界
9月6日晚,2025年湖北省全国百强县篮球联赛第二轮赛事在汉川市天屿湖体育中心精彩开赛,汉川队再传捷报,终以80:63的成绩,夺取胜利。
赛场旁,湖风轻拂,绿意绵延,现场的欢呼声与粼粼波光交织在一起——这座位于汉川市的省级旅游度假区,正以蓬勃昂扬的姿态,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从一片荒芜之地,到如今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天屿湖的故事,恰如一首人与湖山共鸣的变奏曲。
一池温泉叩开机遇之门
时间倒回十余年前,天屿湖所在区域还只是汉江畔一片普通的丘陵荒地,水网交错却未被整合,山体连绵却少人踏足。转变的契机,源于一次地质勘探中意外发现的温泉资源——水温适宜、储量丰富,富含多种矿物质,极具开发潜力。
刚开采的天然温泉水是淡黄色,含有较高的硫磺和丰富的矿物质,泉水足足流放了一年多,吸引了周边不少市民前来体验,大家摆上桶和盆子,围坐在泉水旁泡脚。很快,汉川开采出温泉的消息不胫而走。
温泉经济,引起了汉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汉川决定以生态文旅为突破口,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科学规划与精准招商,2010年,由达利集团总投资逾百亿元的天屿湖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项目启动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如何打造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汉川选择了一条“以湖为魂、以绿为脉”的路径: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水域与山体风貌,将2.26平方千米湖面与周边六山环抱的自然融入整体设计,打造“湖—岛—山—园”共生体系。
“我们不是在建一个楼盘,而是在打磨一件艺术品。”早期参与规划的设计师如此说。于是,“一湖一轴、两环三岛、八公园”的格局逐渐清晰,酒店集群、温泉中心、运动公园等业态同步推进。一池温泉水,终引活源来,天屿湖从此走上蝶变之路。
武汉都市圈微度假目的地
如今的天屿湖,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寂静水泽。毗邻武汉都市圈,交通快捷——距天河机场45公里,27分钟高铁直达汉口站,5分钟抵达武汉地铁4号线柏林站,它已成为武汉都市圈重要的微度假目的地,被誉为“武汉后花园”,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园区内业态日趋多元:天屿湖假日酒店、温泉中心、游艇俱乐部、亲子乐园、高尔夫练习场等设施成熟运营;2024年,50亿元战略投资重磅注入,文旅小镇全面焕新,海边市集、隐丽艺术酒店、屿湾牧场、三角翼飞行等13个新业态项目陆续亮相,进一步丰富了游客体验。
大型活动亦频频落地于此。除本次百强县篮球联赛外,天屿湖还成功承办了中蒙俄万里茶道文明交流论坛,第四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汉川市首届服装节、汉川市首届美食节、汉川招商推介会等“三节一会”品牌活动,影响力辐射华中乃至全国。节假期间,园区人气旺盛,酒店一房难求,美食街烟火氤氲,湖畔公园笑语不绝。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日益成熟的社区氛围,吸引越来越多新居民安家于此。“屿邻圈”社群通过读书会、艺术节、运动赛事等活动,构建起富有温度的精神共同体。
“在这里,湖不只是风景,更是生活。”一位带着孩子参加亲子露营活动的武汉游客体验后说。
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展望未来,天屿湖的目标清晰而坚定: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华中地区人文艺术胜地。
目前,方美术馆、天空图书馆、声之礼堂、中心剧院等20余个文化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这些项目不仅填补区域高端文化设施空白,更将串联起“西岸艺术岛”“中央娱乐岛”“东岸未来湾”的“双岛一湾”新格局,文旅小镇项目升级正稳步推进。
“我们要让艺术可触及,让文化可体验,”项目负责人表示,“天屿湖不只是做旅游,更是在构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未来,天屿湖将持续聚焦“生态+艺术+社区”三核驱动,通过引入国际艺术展览、主题音乐节、水上运动赛事等精品活动,点亮夜游经济,贯通“吃玩游学购”全链条,实现从观光型旅游向沉浸式度假的根本转变。
其背后,是汉川市坚定不移发展高质量文旅产业的决心。近年来,汉川市一手抓“工业强市”,一手抓“旅游旺市”,大力招商引进绿色产业,推动一批文旅项目相继落户并开工建设。汉川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天屿湖是汉川的城市名片,更是我们推进城乡融合、实现绿色发展的实践样本。”
十年磨一剑,今朝争国牌。汉川市委、市政府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为文旅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服务天屿湖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各环节,不断擦亮汉川县域经济旅游文化名片。
从0到1,从一池泉到一座城,天屿湖用十余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华丽蜕变。未来,这里将不仅仅是“湖北小三亚”,更是拥抱世界各国游客的综合性旅游打卡胜地。
(供图:天屿湖旅游度假区)
来源:孝感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