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的古城,但能完整地保存历史风貌、“原汁原味”的古城却凤毛麟角,在东北,就有这样一座古城,与西安、荆州、平遥并列,被称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清古城之一,但与其它三座古城相比,不仅默默无闻,而且还差评不断,这就是辽宁的兴城,
兴城市地处辽宁与河北交界,是辽西走廊的咽喉重镇,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最重要、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兴城古城,在明代称为宁远卫城,历史上就是为扼守此通道而修建的军事堡垒。
兴城是一个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一座宁远城,半部明清史,和很多以商业繁荣和文化风雅见长的古城不同,兴城古城以“铁血”古城著称,这里曾是著名的关宁锦防线的核心要冲,明清主战场之一,明末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就因此而得名,袁崇焕“凭坚城、用大炮”,在这里死死卡住了努尔哈赤进军华北的必经之路,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段城墙,都曾是中国历史重大转折的见证者。
兴城古城有太多的铁血故事。这是一座让一代枭雄折戟沉沙的英雄之城,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十三万大军围攻宁远城,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袁崇焕率军浴血奋战,取得宁远大捷,在此战中,努尔哈赤被红夷大炮击成重伤后郁郁而终。1627年,皇太极即位后,为报父仇,率军来攻再次被击败,这就是宁锦大捷,可以说,宁远城像一颗钉子,硬生生地将清朝入主中原的时间推迟了十数年。
兴城文旅资源丰富。兴城地方不大,却集合了多种顶级旅游资源,“城、泉、山、海、岛”罕见地齐聚于此,构成了兴城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旅游禀赋。
城,即兴城古城本身,是核心的人文景观。泉,指的是兴城温泉,最早发现于唐朝,距今已逾千年,历史上,辽国的萧太后,清朝的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在此沐浴休憩,使得兴城在铁血故事之外,又多了一分帝王将相的休闲与奢华的色彩。
山,指的是首山,位于古城东3公里处,山势险峻,登顶可俯瞰古城和大海全景,古代是天然的烽火台和军事制高点,现在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指的是渤海辽东湾,在古城东边6公里即是海滨浴场,这里沙滩细软,是个玩水的好地方。

岛,指的是菊花岛(也称为觉华岛),距海滨9公里,是辽东湾最大的岛屿,自唐代以来就是佛教圣地,鼎盛时曾有“南有普陀山,北有觉华岛”之说。
兴城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交通便利,通高铁有高速,按理说即使比不上西安、平遥,也不会差到哪,可今天的兴城古城却与其资源禀赋完全不匹配,除了城墙、鼓楼、牌坊等少数地标,古城内多是新建的仿古建筑,缺乏沧桑感,蓟辽督师府、文庙、钟鼓楼等核心景点陈列展示单薄没深度,古城内交通混乱,商业气息过浓,很多游客反映,花100元联票进去,看到的却是一个“大号的商业街”和“仿古小吃街”,感觉像进了义乌小商品城,很难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城氛围。让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兴城手握一把“王炸”好牌,为何给人一种“好牌打得稀烂”的感觉?
1、空有优质资源却不会讲故事。
古城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历史情怀,兴城拥有古城墙,袁崇焕、宁远大捷、明清战争史这样世界级的IP,但讲故事的能力非常欠缺,远没有像平遥晋商文化、西安秦汉唐风那样深入人心,有故事但没有讲好,缺乏高质量的博物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项目和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媒体宣传。
2、定位模糊,缺少核心文旅项目。 兴城的资源太全面了,反而导致了发展重点分散,定位模糊,是主打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滨海度假胜地?或是温泉疗养之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定位不清晰,资源没有形成合力,每个点都开发了,但每个点都没做成顶级IP,缺少像平遥的票号、丽江的四方街、阆中的风水文化等类似的亮点。
3、规划粗放,管理不佳。去年去的平遥古城,再去兴城古城,落差实在太大了,古城外部轮廓保持的不错,但里面显得有些破败杂乱,各种店铺既没档次也无特色,店面陈旧,上城墙想拍个古城全貌,结果满目都是太阳能热水器, 古城监管也没有跟上,嘈杂的环境、混乱的交通,还有环境卫生都有待提升。
兴城曾经有过辉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兴城曾是辽宁境内有名的旅游和康养胜地,气候宜人,海滩干净,城市宁静整洁,从国家部委到省直都在这里修建了很多宾馆、疗养院,被专家学者和媒体盛赞为“第二北戴河”,被认为是辽东湾乃至中国北方最具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如今兴城的底蕴依然在那里,要想打好手中的王牌,兴城需要聘请顶尖团队,做整体性、高起点规划,把唯一完整卫城这一历史的核心价值做深做透,用博物馆、演艺、数字科技等多种方式让人“沉浸”进去,精准营销,相信古城的价值一定会提升。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