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0日)下午,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在首钢园9号馆和11号棚拉开帷幕。京剧文化之旅特展塑造“京剧+”消费新场景,“北京礼物”展区京味元素拉满,东西城展区聚焦非遗活化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京剧文化之旅特展/记者拍摄
在首钢园11号棚,“大戏看北京——京剧文化之旅特展”响起了京剧曲目。观众在这里换上精美戏服、手拿特色道具,在实时渲染技术的加持下,体验“一秒穿越”到太和殿、长城等北京著名景点。
现场准备了很多套京剧传统戏服和盔头供观众体验,穿戴好了之后可以走到XR摄影棚里,置身于文旅的虚幻场景,进行拍照打卡。“我们和KEEP进行了合作,推出了一个京剧主题的燃脂健身操。我们还有一些京剧主题的餐饮项目,比如用京剧脸谱做了一些点心造型。希望通过多业态的创新发展,推动京剧的创新性表达。”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空间运营部业务干部马文翰说。
京剧文化之旅特展京剧换装体验/记者拍摄
京剧文化之旅特展XR京剧摄影棚体验/受访者提供
京剧文化之旅特展“京剧很型”燃脂操/记者拍摄
11号棚的“北京礼物”展区满是“京味元素”,琳琅满目的文创盛宴、色彩丰富的胡同景观、独具风情的京味街区引得观众驻足。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大型活动处处长魏戎介绍,在户外的11号棚,营造了“感受美好生活”“打造多元消费”主题单元,通过营造沉浸式、场景化购物体验,打造了多元化融合消费空间。“北京礼物”展区打造了一个胡同四合院的沉浸式场景,展示鲜活京味风貌,共组织了22家北京文创企业,带来潮玩、非遗等数千款文创精品。
“北京礼物”展区/主办方提供
“北京礼物”特色文创/来源于北京文旅微信公众号
走进9号馆的西城展,网红打卡点妙应寺白塔的巨幅照片映入眼帘,抬头可见融入曹氏风筝、传统折扇等非遗元素的吊顶,展区设置了互动体验、文创展销等多功能区域。西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崔良介绍,邀请了19家参展单位和14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来现场展示,希望把西城文化带回家。
展区聚焦非遗活化与文创转化,荣宝斋呈现书画艺术,之间味道推出非遗雪糕,曹氏风筝展示技艺精品,天蕙斋开放鼻烟壶内画及扇面绘制互动,并提供非遗老师定制创作。元隆雅图文创展台以西城文化地标为灵感,推出湖南会馆、法源寺等主题冰箱贴及大闹天宫IP衍生品。富华斋饽饽铺以传统宫廷糕点提供味觉文化体验,丰富“文化+”实践内涵。
西城展区/记者拍摄
天蕙斋鼻烟壶内画及扇面绘制互动/记者拍摄
在9号馆的东城展区,入口是一座巍峨的“前门大街五牌楼”,展区正中间是一座动静交融的中轴长卷装置,呈现着《飞跃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的壮阔影像。东城区文促中心副主任赵亮说,今年东城展区主要围绕着中轴线上15个点位,展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以来的创新发展。展示了中轴线上在地博物馆的内容,还有相关的老照片、老视频。
展区以北京中轴线为设计灵魂,串联了前门、隆福寺、王府井三大顶流商圈场景。邀请了工美集团,现场开设丝绫堆绣等手工体验课;珐琅厂带来手工艺品,进行传统技艺的现场展示;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依托160余年技艺传承,推出“鲁班学堂”木作体验。慢品东城、快意人生,欢迎观众们来感受东城的慢生活情调。
东城展区/记者拍摄
东城展区特色手工艺品/记者拍摄
记 者 毛嘉惠 编 辑 王琛琛 主 编 程 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