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在中国众多的河流中,有两条颇为浪漫的河流——溱水、洧水。
溱水洧水环绕新郑。刘栓阳 摄。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两千多年前,《诗经·郑风·溱洧》用简约生动的文辞,将溱洧河畔碧波荡漾、欢乐祥和的场景精准定格。
新郑,郑韩故城,《诗经·郑风》发源地。承载悠长文脉、秀美风光,溱洧二水从《诗经》中流淌而来。
9月7日,白露。位于新郑市区东部郑韩故城城墙旁、溱水之滨的郑风苑,蒹葭苍苍,荷叶田田,绿树婆娑,亭榭映水,尽是一派清新自然、典雅静美的景象。
初秋的郑风苑(9月7日)。王延辉 摄。
每逢周末,新郑市民武丽霞总约上几个闺蜜到郑风苑转上一转。“这可是老百姓家门口的乐园和氧吧。《诗经》里写的,在这里都具象化了。”她调出手机里拍的美图,“你看,一年四季,溱水两岸的牡丹、月季、荷花、芦花开得多漂亮,年轻人拍婚纱、拍古装都爱来这儿。”
郑风苑初秋荷韵(9月7日)。王延辉 摄。
郑风苑不大,但绿色含量和文化含量很高。
谈及郑风苑,新郑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爱红如数家珍:此苑沿溱水而建,2002年建成开放,是新郑市首家兼具自然生态与休闲功能的公园,总面积约27.4万平方米,其中绿化用地18.3万平方米、水面面积9.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2.8%,有400多种动植物。“这些年,经过数次环境提升,越来越多我说不上名字的鸟儿落户这里。”她说。
21首《诗经·郑风》镌刻秀石之上(9月7日)。 王延辉 摄。
漫步郑风苑,总能与形态各异的生态石“打照面”。《溱洧》《子衿》《野有蔓草》《山有扶苏》《出其东门》《褰裳》《风雨》……被誉为“东方最浪漫爱情诗”的21首《郑风》便镌刻在秀石之上。因此,新郑当地人称郑风苑为“爱情公园”。
新郑当地人称郑风苑为“爱情公园”(9月7日)。 王延辉 摄。
“园如其名,郑风苑是以《郑风》为背景打造的主题公园,文化底蕴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再现了千年溱洧风华。”王爱红说。
西距郑风苑数公里,洧水公园水波潋滟、景色怡人。
洧水又名双洎河,是新郑的母亲河。总投资5.68亿元、占地1200余亩的洧水公园(双洎河综合治理示范段)已建成开园5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引人打卡游乐。
白露时节的洧水公园(9月7日)。 王延辉 摄。
“俺家也成了观景房喽!”站在窗台,家住凤台苑小区的朱先生看着洧水公园的景致,笑呵呵地说。
“好环境带来好心情,洧水河畔人气高着呢!”闲暇时间,新郑市民王俊甫和戏迷朋友总聚于洧水公园兴济亭下练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年前,双洎河流域荒草丛生、垃圾遍地、臭气弥漫,如今已逐步“变身”为河道整洁、岸绿水清、生态优美的城市风景线。
洧水公园塔寺晚钟。刘栓阳 摄。
在洧水公园建设中,新郑市融古纳今,融合节约型绿地理念,将明清时期新郑古八景融入现代水系景观,营造出碧泽飞鹭、故城春秋、卧佛塔影、涣水秉兰、塔寺晚钟、古韵荷风、溱洧秋波、桑梓蕴秀等新八景,充分展示郑韩文化和诗经郑风文化。
“群众的笑脸是最好的褒奖,我们会加强日常养护管理,让美景常驻此间。”洧水公园养护运营负责人刘俭磊说。
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溱洧二水串起新郑的满城诗意与绿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