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畔,有一座以城市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瑷珲历史陈列馆。它不仅是全国唯一一座以中俄东部关系史为主题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更是一本立在国土边缘的“历史教科书”,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从繁荣到屈辱,又从伤痕中重生的沧桑历程。
一座馆,一条江,一段民族血泪史
瑷珲历史陈列馆坐落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建筑与原瑷珲新城遗址浑然一体,形成了“遗址+建筑+陈列”三位一体的独特展陈体系。园区占地10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行走其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基本陈列《瑷珲历史陈列》分为五大部分,系统性地展示了黑龙江如何从中国的内河演变为中俄界河,以及瑷珲城的历史兴衰:
1、“黑龙江——中国北方民族的母亲河”
通过黑龙江流域出土的精美石器、辽金文物,以及中俄考古最新成果,实证这片土地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之地。
2、“十七世纪黑龙江流域与《尼布楚条约》”
展示沙俄东侵与清政府的自卫反击,最终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等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罕见的鄂伦春萨满服、神像等文物首次展出。
3、“十七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叶的黑龙江流域”
条约后的和平时期,清政府对江北广大区域实施有效管辖。一幅《十八世纪瑷珲街景》照片,重现了当时边疆重镇的繁荣景象。
4、“十九世纪下半叶与《瑷珲条约》”
这是展览最沉痛的部分。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瑷珲条约》,中国丧失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复原签约场景的展厅中,俄军铜戈比、银质勋章等实物无声控诉着侵略历史。
5、“庚子俄难与重建瑷珲”
1900年,沙俄制造“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瑷珲条约》未能满足其野心,黑土地再遭涂炭。抗俄军民使用的武器、俄军屠杀照片首次公开,“海兰泡半景画”以学术复原震撼人心。
馆藏与看点:
一级文物如鄂伦春萨满服、带有“吉林”字样的子弹、长矛;
真实影像:俄军屠杀居民的照片,极具历史冲击力;
多媒体与场景复原:如签约场景、半景画,增强沉浸体验;
馆群体系:还包括中俄艺术陈列馆、马占山历史陈列展等。
实用信息:
地址: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萨布素街
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特色: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十大精品馆之一
参观建议:预留2-3小时,可结合瑷珲古城遗址共同游览
瑷珲历史陈列馆不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一处民族记忆的容器。它让我们记住:一条江如何成为界河,一座城如何从辉煌走向创伤。这里没有喧嚣的娱乐,只有历史的回响与沉思——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抵达一次的地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