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忆的指针拨回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上海市民的家庭相册里,或许都珍藏着一张相似的照片:在淮海路的人山人海中,人们翘首以盼,等待着那载满奇思妙想与五彩灯光的巡游花车缓缓驶过。对于一座城而言,总有一些印记,能够跨越时间,成为几代人共通的集体记忆。上海旅游节,无疑就是其中最鲜活、最生动的一笔。
三十余载光阴流转,这一“人民大众的节日”,早已从最初的一场巡游,演变为深度融入城市肌理的全域性庆典。它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上海的开放、创新与包容,也见证着中国都市旅游发展的澎湃浪潮。
2025年,第36届上海旅游节如约而至。这一次,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开启了全新的叙事篇章。首次创新的“一节两季”模式,将节庆的周期拉长至93天,而随着暑期档的圆满收官,万众期待的上海旅游节大巡游活动于9月13日正式拉开帷幕。这不仅是经典的回归,更是一次战略性的升级。当阔别已久的大巡游在中山东一路外滩闪亮登场,当文旅商体展的边界被进一步消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城市节庆在回应时代需求、赋能产业发展、塑造全球形象上的雄心与作为。
“一节两季”的新篇章:
从盛夏序曲到金秋华章
本届上海旅游节最大的创新,莫过于“一节两季”的全新办节模式。这是一次精准的自我革新,旨在将节庆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从一个集中的时间点,拓展为贯穿夏秋两季的持续性城市事件。
7月5日,伴随着上海乐高乐园的盛大开园,旅游节“暑期旅游季”率先鸣枪。这场以“乐游上海·欢乐盛夏”为主题的夏日盛宴,精准聚焦亲子家庭与学生群体,推出了时尚演艺周、水岸乐游周、邮轮体验周等六大主题活动。两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额高达1524亿元,同比增长27%——这组亮眼的数据,不仅为“一节两季”的新模式开了个好头,也为即将到来的“经典活动季”积蓄了澎湃的势能。
如果说“暑期旅游季”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序曲,那么“经典活动季”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钟晓敏表示,这一阶段将以国际IP升级、全场景活动覆盖、文旅商体展深度联动为核心,为市民游客带来更丰富、更惠民、更具温度的体验。这标志着上海旅游节,正在从一个传统的观光型节庆,向一个深度融合的体验型、消费型城市品牌全面升级。
大巡游闪亮登场中山东一路外滩:
集体记忆与全球对话
9月13日晚,万众期待的上海旅游节大巡游盛大启幕。作为上海旅游节最具标志性的核心IP,大巡游首次移师中山东一路外滩,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变更,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价值回归。
中山东一路外滩,是上海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地标,是百年风云的历史见证,更是全球游客认识上海的第一站。在这里举办大巡游,无疑是将上海最美的“会客厅”向世界敞开,以“多元文化,全城共欢”的姿态,展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开放与自信。
今年的巡游阵容堪称豪华:25辆来自海内外的主题花车,每一辆都是一件流动的艺术品,承载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与风情;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支表演团队,用音乐、舞蹈等共通的艺术语言,在黄浦江畔上演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盛宴。
对于上海市民而言,这更是一场集体记忆的唤醒。看台上,白发苍苍的老者,或许会想起多年前在淮海路上踮脚张望的场景;年轻的父母,则会向身边的孩子讲述自己童年时看花车的兴奋与喜悦。从南京路到淮海路,再到今天的外滩,巡游路线的变迁,也勾勒出这座城市发展的轨迹。当花车驶过万国建筑博览群,背后是陆家嘴璀璨的“三件套”,这幅古今交融的画面,本身就是对上海城市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巡游的欢乐并未止步于外滩。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花车还将深入静安、松江等10个区进行巡展,部分国际表演团队也将走进东方明珠、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等区域进行惠民演出,真正将节日的欢乐,播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全域联动与消费引擎:
一盘“文旅商体展”的大棋
今天的上海旅游节,早已超越了单一的旅游概念,成为一盘联动全城资源的“文旅商体展”大棋。本届“经典活动季”精心策划的六大主题板块,正是这盘大棋的具体落子。
“都市漫游”紧扣热点,巧妙地结合周杰伦演唱会,推出“乐游上海 寻找周同学”的线上线下互动,将粉丝流量转化为城市探索的动力;“欢购热游”则聚焦消费提质,广受欢迎的60余家景区(点)门票半价活动再度开启,并联动上海德国啤酒节、江南吃货节等,点燃金秋消费热情;“文博艺游”整合了全市高品质的艺术资源,外滩艺术季、《再见青花》沉浸体验展等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游览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国风潮游”则推动非遗与新国风的融合,南翔国潮大会、枫泾水乡婚典等经典IP焕发新生;“线上智游”依托科技赋能,联合抖音、美团等平台推出专项产品;“郊野趣游”则拓展乡村休闲场景,都市森林狂欢节、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满足了市民亲近自然的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旅游节与其他城市级大IP的“化学反应”。通过与上海国际光影节的联动,共同打造“精彩夜上海”品牌,激活夜间经济;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时空衔接”,推出“旅游节+艺术节”主题演出,打造“十五分钟艺术旅游圈”;与国际顶级体育赛事的融合,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体旅融合产品,拓展“票根经济”的消费场景。
从一张景区门票,到一场演唱会,再到一次体育赛事,上海正通过旅游节这个综合性功能平台,将城市中多元的消费场景串珠成链,构建起一个跨领域、多场景、高能级的消费生态体系。
“人民大众的节日”走进美好与欢乐
“走进美好与欢乐”——这是上海旅游节的主题,也是其“人民大众的节日”办节宗旨最朴素、最真挚的表达。
从景区门票半价,到大巡游活动当天生日免票的“生日福利”,再到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消费券,一系列惠民举措,让节日的欢乐变得触手可及。而从全新上线的“沪小游”城市生活智能体,到面向海外游客推出的《上海旅行指南》,不断优化的服务细节,则彰示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智慧。
三十六载春秋,上海旅游节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拓展,但其作为“人民的节日”的底色从未改变。它始终是这座城市献给市民与游客的一份盛情邀约,邀请每一个人,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共同参与、共同见证、共同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与喜悦。
当最后一辆花车驶过终点,当最后一个节庆活动落下帷幕,留在人们心中的,不仅是美好的回忆,更是对这座城市未来的无限期待。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对于上海而言,一场庆典的结束,永远是下一场精彩的开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