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成都影视城迎来一座全新的城市休闲地标——太和湖公园正式开园。这座占地面积约110亩的综合性公园,以“水”为魂、以“影视”为韵,将自然生态与影视风情深度融合,不仅为市民打造了可进入、可欣赏、可参与、可感知、可消费的休闲新空间,更成为完善成都影视城配套、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的关键载体,为郫都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城市绿洲
配套设施满足多元需求
清晨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慢跑者沿着亲水步道挥洒汗水,老人在绿荫下闲聊,孩子们在游乐区欢声笑语。开园首日,太和湖公园就展现出其作为城市休闲空间的独特魅力。
“水”是太和湖公园的关键组成部分。从空中俯瞰,公园里蜿蜒的水系串联起水上码头、亲水平台等处,形成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区别于传统的‘摊大饼’式布局,太和湖水系长约1.2公里,自北向南流动连接香脂湖至府河水系,是成都影视城生态绿廊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成都影视城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谭冲介绍道,“作为团结街道生态新走廊,将串联起香脂湖水系与府河水系,一同形成‘拥绿亲水’组团嵌套式发展。”
太和湖公园的设计匠心独运,融合了“一带、两核、两轴、三区、多景点”的总体布局。其中,“一带”即水系景观带,“两核”为水秀剧场和大千艺术剧场,“两轴”是多元文化体验景观轴和滨河生态体验景观轴,“三区”则包括浪漫水上休闲区、艺术体验生活区和运动时尚生活区。
这种设计不仅美观,更体现了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公园通过建设水韵广场、水上码头、生态湿地等亲水设施,让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水生态环境的魅力,享受林中漫步、湖中划船的自然乐趣。
配套服务建筑也十分齐全,含码头管理用房、茶房、咖啡厅、店铺综合用房、厕所,以及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还建有休闲广场,真正实现了“市民可进入、可欣赏、可参与、可感知、可消费”的公园城市建设理念。
影视元素赋予公园独特气质
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相得益彰
作为成都影视城核心区的重要配套项目,太和湖公园的最大特色在于将影视元素巧妙融入景观设计,实现了公园功能与区域产业特色的完美结合,既服务了市民休闲需求,又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漫步园中,处处景观细节皆暗藏影视巧思,经典影片《楚门的世界》《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标志性元素被精心提炼,与公园的草木、步道、水景相互映衬,游人漫步其间,无需刻意寻觅,便能在不经意间与熟悉的影视记忆撞个满怀,沉浸式感受“生态公园+影视IP”的独特氛围。
“影视元素的打造不仅可以营造浓厚的影视氛围,也可以让来此处游玩的市民感受到郫都影视产业蓬勃向上的生长力。”项目经理唐大海介绍道,影视景观、小品的打造还可以为剧组来郫拍戏提供更多的影视场景选择,满足剧组多样化拍摄需求,更好的提升郫都影视拍摄影响力。“未来,这里或许会成为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让市民在休闲之余,偶遇影视创作的精彩瞬间。”
发展与生态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相融相促的“综合题”。太和湖公园不仅为成都影视城补上了生态休闲配套的“关键一环”,提升了片区的宜居度与吸引力,更通过生态资源的活化利用,为城市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市民在这里享受生态福利,游客在这里体验“微度假”乐趣,剧组在这里挖掘创作灵感,多方需求在公园内实现共赢。
未来,随着太和湖公园与成都影视城发展的深度联动,这座新地标将持续释放“生态+影视+休闲”的叠加效应,成为郫都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记者 何曼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