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14日,2025服贸会在首钢园盛大举行。位于9号馆和11号馆的文旅展区一如既往的人气爆棚,体验的、消费的、打卡的络绎不绝。这几年随着各地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文旅消费也呈现出新范式,从2025服贸会上可见一斑。
2025服贸会文旅展厅人气爆棚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科技范
裸眼3D巨龙破壁而出,AI数字人一秒生成专属行程,MR设备让观众亲手“触摸”殷商瑰宝——这并非科幻电影,而是观众在文旅服务专题所呈现的真实体验。
以“智能创造”和“数实融合”为核心的生产力革新已然开始,硬核科技正在彻底改变文旅体验。展会现场,以AIGC、AR/VR等前沿技术为核心,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互动体验场景出现在多个展台。
在9号馆,PICO打造的XR沉浸交互体验区排起了长队。在《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中,观众戴上设备,就能“走进”浪浪山,在虚拟世界中与小妖怪们互动,开启冒险之旅。不远处,《梦回圆明园》VR体验运用全球最先进的大空间追踪技术LBSS,1:1精确复刻历史古迹,在虚拟世界中营造出真实的游园体验,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万园之园"的昔日辉煌。
观众正在体验“第二现场”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在超高清视听区,北京市广电局正在展示"5G+8K"超高清制播技术的最新应用“第二现场”,观众在展区即可享受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剧院级的声画体验,这是"北京大视听"2025年推出的超高清视听"超现场"文化品牌,通过顶尖的拍摄、传输、分发与视觉呈现技术,实现千里之外的影院剧院与主现场同步直播,让远端观众获得极强的现场感与参与感。
颐和园作为北京市属公园的“创新试验田”,已上线市属公园首个AI数字人智慧客服,年咨询量突破34万次。游客可以与名为“小颐”的AI客服对话,“带着老人孩子,主要景点都想玩到,怎么走?”面对这样的问题,客服“小颐”不到1秒就能根据游客需求生成定制行程单。工作人员表示,该智慧客服已迭代至3.0阶段,积累超10万字内容及2000条问答,实现了从技术升级到服务模式的重构。
在展区还可以看到科大讯飞的"电视大屏智能直播同传系统"实现了多语种实时翻译,无论是英文演讲还是日文解说,系统都能实时翻译成中文并同步播报,该技术已在故宫博物院应用,为外国游客提供多语种讲解服务。"这个太实用了,以后旅游再也不怕语言障碍了。"一位游客称赞道。
文创产品的科技化创新也让传统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北京动物园的AI智能陪伴毛绒玩具成了孩子们的宠儿。中国本土动物AR拼搭积木则让全家一起动手,让动物"活"起来,既有趣又长知识。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首钢园的每个展馆生动上演。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技术,如今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让传统焕发新生,为文旅注入动能,开启着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智慧文旅新时代。
文化范
“这些文创产品太好看了,我一口气买了5个。”来自石景山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文创年年火,今年更亮眼。每一件都像是可携带的文化密码,让两千年前的文明基因融入现代生活。
2025服贸会文旅展厅的文创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在此次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中,“潮玩服务”突破传统单一销售模式,以资源整合与跨界融合为硬核支撑,深度融合文化与消费要素,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场景,显著激发产业协同增值效应,为文化消费注入强劲活力。
泡泡玛特带来的非遗文化珍藏系列,包括MEGA ROYAL MOLLY 400% 嫣胭入轧·瓷、MEGA SPACE MOLLY 400% 藏金无痕·木、Molly拳韵咏春手办等。其将传统非遗元素绒花、咏春、“扒花”工艺等与潮玩设计巧妙融合,让潮玩不再只是时尚符号,更成为承载非遗技艺的载体,吸引大批年轻粉丝驻足收藏。
唐人坊3D真人手办以国家级非遗“北京绢人”为基础,既保留了传统绢人制作工艺,又融入AI、3D技术,能1:1复刻真人五官神态。用户还可自主选择绢人款式,定制专属的真人手办。
“文创+”正在打破行业边界,通过跨界融合产生叠加效应,让传统文化以更富创意、更具活力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为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我是楮先生——砑花笺×中国手工纸”作为全国唯一店,为设计师、艺术家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了解中国传统造纸技艺的窗口。展会现场,用传统手工纸制作的年画、版画、书签、灯、笔记本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而这些产品也让手工纸融入日常生活,焕发新的生机。
52TOYS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品牌“国博衍艺”合作的超活化“文物走两步”系列,将国博镇馆之宝中的“东汉击鼓说唱俑”和“仰韶文化陶鹰鼎”以发条玩具的形式呈现,轻轻一拧,文物就能“动”起来,仿佛在向观众讲述千年故事。猛兽匣“青龙白虎套装”则以变形机甲玩具的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形象,让玩家在互动体验中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网上爆红、一“贴”难求的各类网红冰箱贴,在这里应有尽有。北京市文物局设置的专属展售板块,集中展售了北京博物的精选文创产品,同时联动户外文创展区,形成“室内+室外”双向打卡场景。从“孝端皇后凤冠AR冰箱贴”到故宫的脊兽系列,平时在博物馆内排长队才能买到的热门文创,在服贸会现场都能轻松“拿下”。
北京范
“这几天展台来的人多,买的人也多。”北京“吉兔坊”创始人乔红霞高兴地告诉记者,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断有人购买和咨询憨态可掬的兔爷。
“吉兔坊”所在展区是11号馆户外展区,蓝天白云下,草坪绿地间,帐篷与房车构成鲜活场景,舒适、潮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三台自走式运动型探险房车、四组多峰天幕帐篷、最新户外装备和自驾休闲驿站,勾勒出生机勃勃、快乐休闲的美好生活生动图景。
户外休闲广场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在这里,以京味“拾”趣为主题的“北京礼物”专题展区及系列活动,融合北京烟火气与时尚感,为参会者带来一场沉浸式文旅盛宴。“京味时代”的搪瓷缸盛满城市记忆,Letvan奇梦岛的系列盲盒藏着惊喜,“京妆趣集”里,同仁堂健康、甄然等品牌的美妆绽放东方韵味,北京画院齐白石文创、一得阁文创墨汁更添文人雅趣。200平米展厅宛如一幅立体的京味画卷,既串联起“北京礼物”的品牌发展脉络,更还原了胡同四合院的青砖灰瓦、现代街区鳞次栉比的商店门头。
展期内还开展“京妆华服日”“京味文化鉴赏日”“非遗国潮体验日”“文创福利日”四大主题日活动,再加上“角色NPC”互动、戏曲身段体验、集章打卡换惊喜等活动,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既触摸到北京的历史文脉,又感受到新潮流的澎湃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礼物”展区是“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外国游客可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离境退税,也为下一步各类国际活动的“购物-退税”场景提供了服务样板。
此外,在“京津冀文旅消费新场景”和“文旅帮扶 好物甄选”文旅消费帮扶展区,通过旅游线路、非遗技艺、农特产品等丰富内容,为游客带来了20余个北京文旅支援合作地区的特色产品。京剧、曲艺、魔术、舞蹈等各类小型表演和互动体验、好物市集等活动,打造了一个集帐篷露营+艺术表演+好物市集于一体的的户外艺术生活空间。(中国经济网综合 成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