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老师逛街,他骑车,我走路,从永宁门进城,穿过书院门,然后从建国门老菜场向东北,晃悠悠地感受西安的市井生活。到了长乐门,瞅见了东岳庙,也就是西安市群艺馆。招呼李老师锁车,一起刷身份证进去看看。
五十年代的文保碑
其实,西安东岳庙我来过一次,只不过急急匆匆,走马观花一番,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心中有几个疑问留在现在还没有搞明白:华山脚下华的西岳庙很宏伟,按理说西安离西岳华山近,西安没有西岳庙,却有东岳庙。西安东岳庙位于明长安城东方,按照风水学说,是不是西部、北部、南部,城中心也对应设立西岳、北岳、南岳、中岳庙,现在确实没有,也没有相关记载。还有一个问题,西安东岳庙供奉的东岳大帝,到底是谁?
大殿
东岳庙大殿很宏伟,有二十根红柱,柱下基座刻有各种花卉图案。殿门上的匾额,似乎是“帝出乎震”,出自《周易·说卦传》,全句为“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殿内就是东岳庙的“镇庙之宝”,东西两壁与北壁两端亦绘有彩色道教壁画。东边的壁画,搭着施工架子,两个年轻画师,正在描画。西边的壁画,看了介绍,内容是东岳大帝府内设机构名称。据说有七十二司,掌生天、掌催生、掌不公、掌索命,以及掌定局职、掌福、掌财帛等。我看到了个城隍司,看来天下的城隍,果然由东岳大帝管,怪不得《聊斋》中有城隍枉法,东岳大帝为其伸张正义呢!
二殿
庙小神通大。东岳大帝信仰来自民间,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及嵩山五岳,向来是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五岳的山神,后来与代表方位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与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相联结。认为东岳大帝亦泰山神就是太昊,而太昊、少昊部落主要活动于泰山周边,五行学说出现后,在五方的配伍中太昊为东方帝,而少昊则被安排为西方帝,这应当是少昊后裔西迁的结果。太昊,就是伏羲。《封神演义》中的东岳大帝是由黄飞虎担任,其他四岳为他的结拜兄弟。
大殿题匾
此外,东岳还有盘古化身、天帝之孙、山图公子等说法。还有人考证其有名有姓、有父有子。汉代纬书《龙鱼河图》:“泰山神姓圆名常龙”。南朝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泰山君秦顗,字景倩。”北宋李思聪《动渊集》:“泰山名蓬元。”明凌迪知《氏族博考》:“东岳姓元(玄)丘,名目陆。”
金壁辉彩
我个人觉得”太昊之说“,比较合理。这就能解释通,东岳为五岳之首,且与西岳神为一家人,东岳为西岳长辈,其他三岳与西岳为平辈。《岱史·形胜考》引《诗》注云:“岳言山之尊也。东方主天地生气,以方位别五岳,是为天之东柱。”根据“五行说”,泰山位居东方,属木,而木是青色,是生命的象征;且东方还依四时为春,五常为仁,为“义礼智信”之首。看来,西安只有东岳庙了,而没有其他四岳是有原因的。
东皇紫府
西安东岳庙大殿之后是二殿,从介绍上看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和他的夫人。进去后,里面已无神像,展示的是明清及现代一些古画。不能不懂装懂,浏览了一番,就出来了。三殿供奉的是东岳神的父母,门关着。东院内有三教宫,原供奉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也没有开放。庙内保存有明清两代重修部分殿宇的石碑数通,字迹不清,我们也没有细看。
院内的拴马桩
西边有两个展厅,展览凤翔民间艺术,以木版画居多,我们在那看得仔细。李老师说,户县有农民画,天水东路元龙一带,李老师老家过年张贴的“画张子”,其实就是来自户县。我老家属于天水南路,过年买中堂、请门神、写对子,不贴“画张子”。看着眼前秦琼敬德、福䘵寿星等吉祥木版画,很是亲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