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的摩旅轨迹是从福鼎出发前往大名鼎鼎的霞浦,途中领略了许多极具当地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不过对于摄影人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当然还是这儿的特产——海边的滩涂光影以及那些密密麻麻“插”在上面的成千上万根竹竿了。

不过因为天气炎热,出于“节省”的考虑,只能住在离几个比较著名的摄影点位较远的酒店了。好在个人也不太喜欢去扎堆跟风,尤其听当地人说那些地方每到傍晚就无人机成群,疯了一样聚在人们头顶“嗡嗡嗡”,更是成功劝退了我也去“创作一番”的激情。

好在这半推半就的“赛翁失马”,倒也促成了我在“打野”路上跟“霞浦海带”的邂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霞浦海边滩涂上的那些和竹竿之所以存在,在这里其实主要就是为了晒海带。相信很多人有所耳闻,但都没有亲眼见过收下来的“成品”是什么模样吧?


和我们在江浙一带菜场里看见的海带团和海带丝略有不同,这边的海带似乎天生就很细,或者说在晒制前也已经有过切割?上前跟几位忙碌的工作人员稍作打听,眼前这些“原生态”的海带干就是不久前刚从海上收回来的。


据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县沿海水域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岩石上,自古就分布有野生海带。20世纪40年代,三沙镇沿海和海岛乡农(渔)民开始零星采收养殖,使霞浦成为南方最早采养海带的县份。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技术革新和苗种选育培养,这里的海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碘以及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品质特色。目前,霞浦海带产区已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因为这家“作坊”式的小工厂正好坐落在一个“S”形弯道的路边,所以我没敢久停,匆匆记录一下就离开了。关于霞浦海带的价格,个人觉得如果问了一大堆问题又不买会有点不好意思,当时就没“多此一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