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风景区在河南安阳的林州市北部,算得上国内很有分量的一个红色旅游地。它不光是5A级景区,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早早被列入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说起来,红旗渠并不是那种单纯看风景的地方——它的背后是一段真实而沉重的历史。
以前的林县,缺水是常态。老百姓过日子,水金贵得像油。1960年,县委书记杨贵下定决心,带着大家一锤一钎开始修这条渠。石头硬、地势险,粮食也缺,但他们到底坚持下来了。五年之后,总干渠终于通水。人们给它取名“红旗渠”,红旗两个字,不光是颜色,更是一种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直到今天,你走近它,依然能感受到那股劲头。
景区的位置正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的区域,总面积差不多24平方公里。这一带是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山水交错,沟壑多、地势起伏大,整体看起来非常粗犷有力。
红旗渠风景区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分水苑、青年洞和络丝潭。
分水苑是一个带着园林风格的区域,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一分为三,变成三条干渠往外输水。这儿有座分水苑牌楼,造型挺有特点;更重要的是红旗渠纪念馆。馆里放了很多实物、照片,也用多媒体重现了当年修渠的过程。慢慢看下来,你会对那段岁月有更具体的理解。
青年洞,说是“洞”,其实是红旗渠总干渠最长的一段隧洞,硬是从太行山的半山腰穿过去的。山势极其险峻,石质特别坚硬,之所以叫“青年洞”,是因为当时抽调了三百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轮流凿出来的。现在这里还保留着创业洞、一线天、神龟洞这些点。站在崖壁底下往上看,真的会觉得人很渺小,而当年那些人真不简单。景区还设置了一些体验项目,比如抡开山锤、吃民工餐、抬太行石——不是为了好玩,是让你稍微感受一下那种辛苦。
络丝潭,也叫“天桥断”,名字起得很有意思,是说这潭深得仿佛一络蚕丝那样探不到底。它其实是浊漳河“九峡十八断”中一道大幅度的跌水。这地方最特别的是有一座横跨峡谷的索桥,连接起河南和河北两省,号称“鸡鸣一声闻三省”。在这桥上走走,晃悠悠的,脚下是深潭流水,四周是山峦峡谷,感觉非常独特。你还可以坐游船穿过青年洞那段,他们叫“天河荡舟”,确实有点在天地之间漂流的意境。
门票方面,成人票90元。大学生持学生证免票,六十岁以上老年人重阳节也免票。暑假期间成人票会降到80元,还推出双人票155元,性价比还不错。开放时间分夏季和冬季。夏季七个点开到傍晚六点或六点半,冬季全部五点半关门。打算去的话最好提前确认一下,别耽误行程。
玩的话,如果只有一天,常见的有两种路线:要么从纪念馆开始,再走青年洞、通天峡,最后到络丝潭;要么先看分水苑,了解分水原理,再去青年洞感受修渠的艰难,最后用络丝潭收尾。要是时间充裕,不妨安排两三天。第一天好好看红旗渠主景区,包括纪念馆、分水苑、青年洞、一线天、凌云亭这些点;第二天进林州市区,逛逛林州博物馆、文峰塔;第三天可以去太行大峡谷,纯粹看自然山水,放松一下。
去红旗渠,自驾最方便,直接导航到景区就行,那里有停车场。如果坐公交,得先到安阳或林州,再转旅游专线或本地公交。安阳有直达车,林州也有6路、旅游1路能到附近,再步行一段或者打个车也就到了。
吃的方面,林州本地特色有烤炉烧饼、林州大饼,值得一试。景区周边有不少农家乐,能吃到炖土鸡、炒野菜这种乡野菜。还有个红立方餐厅,除了吃饭还融合了购物和文化体验,装修也用了很多红旗渠元素,氛围到位。
周边住宿挺方便,维也纳智好酒店、金隐酒店都在附近,走路过去都不远,适合打算慢慢玩的游客。
在我看来,红旗渠不是一个“轻松”的景点。它不像那些纯看山水的地方,美则美矣,看完也就散了。它背后有一段真实艰苦的历史,是一种精神气质的沉淀。走在渠边上、站在青年洞前,你会不由自主想象,当年的人们是怎么一钎一钎凿穿太行山的。现在红旗渠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但那个符号是用人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风景好看,但比风景更重的,是历史。这一趟跑下来,你看到的不仅是山和水,更是一种人的可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