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是淮安辖区东南的一座自带“故事基因”的小城,关键是他们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听者欲罢不能。
金湖的故事,从人文始祖尧帝说起。经考证,三皇五帝之一、贤君尧帝的出生地,就在金湖境内的塔集。这份源自上古的渊源,让金湖的历史底蕴从一开始就厚重非凡。尧帝执政时,创立影响深远的禅让制,更观日月星辰、定四时历法,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三年闰一月”的智慧,为农耕文明筑牢根基。这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早已融入金湖的城市血脉,成为城市发展的精神底色。
每年如约而至的“城门挂春联”活动便是最好的例证。每逢春节临近,金湖的尧帝古城总会率先披上“红装”,一副副饱含新春祝福与人文情怀的春联悬挂而起,延续着尧帝所代表的传统文脉,也让“尧德”中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的理念,在笔墨间传递给每一位市民与游客。这项活动从单纯的节庆仪式,成为外界感知金湖传统文化魅力的第一扇窗。
尧帝最大的贡献是“禅让”。他从体能、品质、能力等多维度考核,最终让位于舜,安心“退休”。舜的晚年恰逢洪水泛滥,他启用鲧负责治水,可惜鲧的“堵塞法”功亏一篑。后来,鲧的儿子大禹接管治水重任,他的治水工具,便是后来成为孙悟空如意金箍棒的神铁。至此,金湖的故事与《西游记》成功“接轨”。
如果说尧帝故事是金湖的“历史名片”,荷花便是这座城市走向全域发展的“产业名片”。荷花本是“一根草”,因为莲花为哪吒塑身而有了仙质,金湖人读出了它的双重价值。一方面,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姿态,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与尧帝的贤德精神相呼应,是人文精神的鲜活注脚;另一方面,金湖以“讲故事”的思维,将荷花从自然景致转化为产业动能,开发荷花相关的文旅产品、特色美食,让赏荷、品荷、忆荷成为全域旅游的核心体验。如今的金湖,每到荷花盛放季,便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昔日“一根草”,已然长成带动全域旅游的“金产业”。
故事的背后,藏着金湖独特的发展智慧,那是以人文经济学为内核的城市营销。金湖不刻意“推销”资源,而是通过讲述尧帝的历史、春联的民俗、荷花的价值,让人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这里的人文温度与发展潜力,终被这份“人文友好”的氛围打动,进而来此投资创业、安放生活。金湖人坚信:好的故事能连接过去与未来,让人文与经济同频共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