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阳融媒】
一次与三千年文明的深度握手
——“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活动中外嘉宾探访安阳千年文化
安阳融媒记者 张璐/文
冀坤/图
9月12日,近百位参加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活动的中外嘉宾齐聚安阳,开启深度文化探访之旅,沉浸式感受殷墟与中国文字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殷墟博物馆:互动中触摸甲骨魅力
当天上午,嘉宾们首先走进殷墟博物馆。馆内光线柔和,展柜中静静陈列的甲骨片、青铜礼器与玉器,无声诉说着殷商时期的历史往事。在讲解员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甲骨惊天下”“青铜铸文明”等核心展区,系统了解殷商文明的脉络。
青少年志愿讲解员早已在展区等候,他们身着志愿服装,以清晰流利的语言,结合展柜里的甲骨片、青铜器,生动还原殷商时期的祭祀礼仪与社会生活场景。听到精彩处,嘉宾们不时点头回应;讲解结束后,现场响起阵阵掌声,既是对小讲解员的肯定,也是对殷商文化的赞叹。
小讲解员为中外嘉宾讲解殷墟博物馆文物亚长牛尊
随后的互动环节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工作人员备好纸张与墨汁,邀请嘉宾亲手书写甲骨文字,一笔一画间感受古文字的形态之美;徽章制作区里,嘉宾可挑选“福”“寿”等寓意美好的甲骨文图案,由工作人员现场压制专属纪念徽章;拓印区中,在工作人员示范下,嘉宾们用拓包蘸取墨汁在甲骨仿制品上轻压,当完整的甲骨文拓片逐渐显现,不少人发出惊喜的感叹。
展厅一侧,融入甲骨文元素的舞蹈同步上演,舞者以舒展的身姿模拟“人”“走”等甲骨文字的形态,嘉宾们纷纷驻足观看,一些嘉宾还跟着节奏轻轻摆动身体,沉浸式体验文字与艺术的融合之趣。参观临近尾声,嘉宾们来到文创区,大家对印有甲骨文图案的笔记本、书签、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兴趣浓厚,不少人挑选心仪的文创产品,为此次参观留下纪念。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追溯商代都城遗迹
中外嘉宾参访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离开殷墟博物馆,嘉宾团前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探寻商代都城的历史痕迹。在车马坑展厅,巨大的坑穴内,保存完好的商代车马遗骸清晰可见。嘉宾们围在展台旁,仔细观察车马结构细节,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车马出土时的状况。
走进甲骨文窖穴展厅,当年出土大量甲骨片的窖穴遗址直观呈现在眼前。展厅内的图文展板,详细介绍了甲骨的发现历程、发掘过程与研究成果。嘉宾们俯身细看窖穴遗迹,聆听工作人员讲解甲骨如何成为解读商代历史的“活化石”,对中国古代文字的悠久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来到妇好墓,嘉宾们沿参观步道缓缓前行,目光被墓坑内清晰的遗迹分层与出土文物陈列吸引。讲解员结合展柜中的文物,讲述妇好的传奇一生,让嘉宾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位商代女性的非凡风采。
羑里周易博物馆:探寻《周易》文化源头
中外嘉宾参访羑里周易博物馆
作为《周易》的发源地,羑里城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天下午,嘉宾团前往位于汤阴县的羑里周易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嘉宾们先后参观文王庙、演易台等历史遗迹,聆听工作人员讲述周文王在羑里城推演《周易》的历史故事。
展厅中,解读八卦符号、周易卦象的展板,以及印证周易文化的出土文物,引发嘉宾们对这一古老哲学思想的浓厚兴趣,大家在交流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
“我在中国生活20年,一直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尤其关注甲骨文与周易文化。”来自法国的中国文化独立学者乐潜山分享道,“今天能在现场切身感受这份文化底蕴,感到格外亲切。我常对外国朋友说,中华文明有两个核心基因,一个是《易经》,一个是甲骨文,要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这两者。”
中国文字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文字演变
中外嘉宾参访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外嘉宾学练甲骨文体操
此次文化探访的最后一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在这里,嘉宾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字文化体验之旅。《刻骨铭心》沉浸式体验区中,“甲骨文操”互动项目备受青睐。工作人员先示范动作——每个动作都对应一个甲骨文字的形态。嘉宾们跟着学习,在欢快的节奏中边做动作边记忆甲骨文字,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拓印与刻字体验区同样热闹。嘉宾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拿起刻刀在仿制甲骨片上小心翼翼地刻下简单甲骨文,亲身感受古人刻写文字的不易。在扇子书写区,大家挑选空白折扇,用毛笔书写甲骨文与祝福语,“心心相印”“喜乐”等字样跃然扇面,将中国文字的美感与美好祝愿融为一体,成为此次安阳之行的特殊纪念。
中外嘉宾参与甲骨文拓印与刻字体验
“我在仿制甲骨片上刻的是‘大吉大利’,特别喜欢这样美好的祝福。”肯尼亚总统办公室能力建设部副主任弗雷德·奥洛奇·吉恩达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整个过程让我深深爱上了中国文字,今后我想了解更多汉字文化,也会尽量抽时间学习中国文字。”
触摸千年文化 感受殷商魅力
——外国友人热议“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活动
安阳融媒记者 郭凡
9月12日,参加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活动的中外嘉宾,怀揣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好奇,走进殷墟博物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汤阴羑里城、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地,开启了一场探寻千年文脉传承的文化之旅。嘉宾纷纷表示,此次参观访问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让他们了解了安阳的历史文化,也促进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相互借鉴。
摩洛哥—中国文化和经济促进会会长、马拉喀什前副市长哈立德·埃尔·法塔乌伊说:“中国和非洲以及摩洛哥在经济、社会、艺术等众多领域都有合作,我相信未来非洲与中国的交流合作会更加丰富广泛,希望有更多的非洲人民来中国访问学习交流。在非洲也有很多博物馆,与安阳有很多共鸣之处,我想非洲的博物馆也可以学习殷墟博物馆,使用一些科技来展现、重现当时的文化。”
赞比亚卫生部首席社区卫生官万嘎·祖鲁表示:“我来到殷墟博物馆感触很深,这里有古老的文明、古老的精神、古老的思想,把这些文化保存下来是尊重历史的表现。所以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会说,安阳是一个必来的城市,殷墟博物馆也是一个必来的地方。”
非洲眼科网络基金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格博说:“安阳这座城市很好地保留了它的历史文化以及传统,非洲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认为非洲可以借鉴安阳的发展经验。我还想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就是安阳这座城市的名字其实与我在喀麦隆所在的部落名字发音非常相似,所以我想让大家知道,在非洲的喀麦隆还有另一个‘安阳’,那里的人非常的友好,也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
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公共卫生和流行病防范总裁李福麒表示,安阳这座城市有着很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安阳可以看到中国最古老的历史,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文字博物馆给我印象最为深刻,从古老的甲骨文字演变成现代先进的文字,这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太过动人,了解中国历史一定要拜访安阳。
埃及库比克创投创始人拉菲·萨利赫说:“非常高兴来到安阳,在这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刻在龟背上的甲骨文,在埃及也有这样类似的刻字铭文,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中国文明和埃及文明有着几个世纪的交流,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广泛的交流。”
肯尼亚公益组织协会主席斯蒂芬·切博伊说:“这次我来到安阳参观访问感到非常荣幸,尤其是在殷墟博物馆,这里展现了3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的伟大文明。世界各地的文化是一个共同体,希望今后中国和非洲各国有更多的文化交流,我也邀请大家来到肯尼亚,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共同开拓促进世界文明共同繁荣的交流空间。”
关注安阳融媒,设为星标
来源丨安阳融媒客户端
编辑丨芦珅 刘龙龙
责编丨赵晓凤 审核丨李中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