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乡一角。
大熊猫“一家”与游客互动。
近段时间,华蓥山旅游区热度持续攀升,一度成为川渝两地游客“新宠”。9月8日,记者跟随四川金瑞假期国际旅行社导游罗燕秋,深入华蓥山旅游区,体验其全新升级后的独特风采。
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作为通往华蓥山旅游区的重要门户,位于G42沪蓉高速广邻段的华蓥东收费站于今年7月上旬完成改扩建项目,并正式开放通行。
罗燕秋介绍,改造后的收费站焕然一新,收费车道由原1进2出共三条车道,升级为3进3出共六条车道,智慧亭支持全支付、自动识别车型,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前行,华蓥市天池镇伍家坳村和红岩乡瓦店村的崭新面貌同样令人眼前一亮。伍家坳村的农房已完成改造,村口增设了休息驿站,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憩空间,村民们摆放的土特产小摊,也为游客提供了品尝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机会。
而在瓦店村,实施和美乡村融合项目后,全村96栋房屋统一换上了暖橘色“新衣”,木饰线条勾勒出古朴雅致的轮廓,“红岩市集”的景观小品与仿古连廊错落分布。新增的15处导视系统和10处景观装置,如精神堡垒、千年银杏指路牌、墙绘、集市大门等,不仅为村庄增添亮丽风景线,也为当地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如今旅游区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游客纷至沓来,华蓥山的魅力正愈发彰显。”罗燕秋的眼中满是欣喜。
景区尽显多元魅力
记者随罗燕秋进入华蓥山旅游区,只见“双枪老太婆”巨型塑像巍然矗立。“华蓥山不只有地质奇观,更是充满革命信仰的地方,这座塑像就是最好的见证。”罗燕秋指着塑像介绍。
而位于山腰处的“双枪老太婆指挥部”则藏身于天然溶洞中,洞内草棚遗迹犹存,存放物资的小洞幽深依旧。
走出溶洞,只见游击战术体验场静卧林间。岗哨木台、防御工事再现了当初革命岁月的痕迹,穿行其中,似乎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
来到华蓥山旅游区石林,这里的石林景观形成于1.5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后经岩层被溶化、冲刷逐渐成形,面积达20平方公里,有“中国石林盆景王国”的美誉。雾气如流动的薄纱在石峰间缠绕,时散时聚,让这片山岳型石林更显神秘。
石林中,“天然大盆景”令人称奇:石壁覆盖的红色苔藓(地衣)在幽暗中泛着微光;石缝中钻出的树木将根系牢牢扎进岩壁,形成生命礼赞,静静诉说着生命在严苛环境中的坚韧。
华蓥山石林形态各异,其中“千年一吻”堪称一绝。罗燕秋介绍,大自然鬼斧神工,将岩石雕琢成相拥亲吻的恩爱夫妻模样。“如今,这里已成为情侣们追寻浪漫、祈愿幸福的网红打卡地。”罗燕秋说。
山下的红岩广场上,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庄重矗立,馆内陈列着泛黄的电报机、烈士手稿等文物,玻璃柜中展陈着邓小平同志的题词“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滑竿抬幺妹”展厅,也从另一个维度展现了当地文化传承。玻璃柜中静静陈列着彩绘滑竿与幺妹的绣花服饰,墙壁屏幕上播放着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影像:抬夫们喊着号子,在崎岖山路上健步如飞,滑竿上的“幺妹”笑声如铃,百年民俗的欢腾气息扑面而来。“在探寻红色文化、欣赏美丽风光之余,感受这些历史印记,更能读懂华蓥山的多元魅力。”罗燕秋笑着说。
休闲项目精彩纷呈
除了华蓥山旅游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娱乐休闲项目同样精彩纷呈。
当天下午,在华蓥山欢乐谷,罗燕秋在现场负责人罗川的指导下,穿上救生衣,与游客们一起坐上橡皮艇,开启了一段充满激情的漂流之旅。3.5公里的河道中,时而冲过急流险滩,时而穿过平缓水域,两岸的山林风光尽收眼底。
夜幕降临,华蓥山22℃帐篷音乐节主题音乐会正在举行。此次音乐节是华蓥山旅游区精心策划的系列活动之一。今年7至8月,旅游区共举办9场主题音乐节,累计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
在华蓥山大熊猫苑,大熊猫“林溪”正趴在泳池边玩耍,大熊猫“一家”则围着梧桐树蹦跳,试图爬上树干,逗得游客哈哈大笑。沿着科普宣教长廊前行,游客能通过多媒体观看视频《大熊猫与华蓥山的故事》。
在下山的路上,罗燕秋指着一片新建的民宿向记者介绍,这些精心打造的民宿,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远离都市喧嚣、尽享宁静生活的理想环境。
近年来,华蓥市坚定“旅游市”发展定位,依托名山建名城;坚持理念重塑、品牌引领、全域赋能,建设“华蓥山上居”森林康养胜地,发展康养旅居,拓展户外运动,提升文化内涵,打造“华蓥山上居”归心之旅。
如今,华蓥山正以全新的姿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无论是追逐光影的摄影爱好者,还是钟情山水的旅人,或者是追寻红色记忆的参观者,都能在华蓥山邂逅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