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豫章书院游览步道项目“书院桥”正式对外开放,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漫步桥面,象湖碧波荡漾、岸线风光尽收眼底,这座串联起湖景与文脉的步道桥,不仅快速跃升为南昌新晋“网红打卡地”,更以文景融合的鲜活姿态,为英雄城再添一处兼具自然意趣与人文底蕴的文化新地标。
作为南昌市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备受关注的豫章书院游览步道项目“书院桥”采用钢架浮桥设计,由39艘钢浮船拼接而成,巧妙串联起象湖西岸和湖心岛豫章书院,行走桥上可尽览“院在景中,景落岛内,岛于湖心”的诗意格局。
“你看这湖水仿佛在脚下流动,这种自然和城市交融的感觉,在南昌很难找到第二处。”家住象湖附近小区的市民熊成玉正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拍摄打卡视频,手机里已存了十几张不同角度的桥景照片,“今天特意早起带着孩子来此看日出,阳光洒在湖面和浮桥上,非常有氛围感。”
记者穿过“书院桥”登上湖心岛,只见豫章书院的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铺设庭院里的青石板,室内装修团队则在调试灯光,空气中弥漫着木料与涂料的混合气息。中建五局江西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张孟江介绍:“目前复建工程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精装和绿化连廊施工,预计国庆节对外开放。你看那边的雅望亭,已经能看到雏形了,以后市民坐在亭子里,既能休憩又能赏湖景,视野特别通透。”
作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豫章书院始建于南宋,曾承载朱熹、陆象山等理学大师的讲学足迹,康熙皇帝亲题“章水文渊”匾额更使其名震海内。2025年,南昌积极落实“江西书院”焕新计划,在象湖风景区重建豫章书院,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依托象湖湖心岛闲置仿古建筑,尽可能保留原有结构装饰,让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传递出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信息。
据了解,重建后的豫章书院全面升级建筑、环境与管线系统,功能布局别具匠心,豫章堂作为主要阅览空间,东西两厢的洪都厅与隆兴斋,分别承担会见、研习交流功能;钟陵轩前场开阔,将作为大师传道、文化交流的核心区域,与象湖景致无缝融合。
未来,豫章书院将立足南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传承豫章文脉、弘扬国学精髓、促进文旅融合”为宗旨,打造集学术研究、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同时,还将积极融入象湖风景区整体规划,完善书院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市民文化休闲空间,成为彰显南昌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
(洪观新闻记者 肖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