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初秋的清晨,S101线昌吉段的丹霞地貌被朝阳铺满,陕西游客赵伟一家已架好相机开始拍照;在阿禾公路,一辆辆自驾车已开始向山中进发……
近年来,新疆独库公路、S101线、盘龙古道等多条公路凭借独特的景观与体验,成为著名的“网红公路”,不仅带来了自驾游热潮,更成为带动沿线群众增收、激活全域旅游的“黄金通道”。
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多条“网红公路”,解码其持续圈粉的流量秘诀,观察公路走红后带来的效应,以及各方为守护这份热度所付出的努力。
阅尽一程风光
5月在S101线看丹霞、6月在独库公路赏草原、9月在阿禾公路观秋景……在新疆旅游圈,这样的自驾时间表广为流传。
在新疆,多样地貌与人文资源交织在一起,每条公路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吸引力。
独库公路的“四季奇观”,吸引自驾爱好者前来畅游。这条纵贯天山的公路,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库车市,全长561公里,沿途可以实现“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游览体验。这条公路还串联起“百里画廊”唐布拉、“空中草原”那拉提、“九曲十八弯”巴音布鲁克等知名景区景点,一路上景观壮美、地势险峻,令人赞叹叫绝。
“上午在那拉提看牛羊满山,下午到巴音布鲁克追九曲十八弯日落,晚上在库车大峡谷感受大自然的苍茫,这种体验无可替代。”从事自驾游领队7年的张磊说。他带领的车队中,大多是回头客,甚至有游客连续3年打卡不同季节的独库公路。
S101线可体验到“丹霞盛宴”,是新疆“小众公路”的代表之一。这条公路串联百里丹霞、康家石门子岩画、鹿角湾等景点,其中百里丹霞地貌因色彩斑斓、层次分明,被网友称为“大地调色盘”。
盘龙古道的“弯道传奇”圈粉无数。这条公路全长36公里,最高海拔4200米,落差达1000米,公路从山顶到山脚共有600多道S弯。从上空俯瞰盘龙古道,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帕米尔高原,成为游客眼中魔幻、神奇、壮美、刺激的网红大道。
盘龙谷道则是自驾的“小众宝藏”。这条位于那拉提景区内的公路,全长26公里,穿梭于云杉林与河谷之间,沿途有空中草原、河谷森林等景观,是徒步与自驾的绝佳选择。
阿禾公路极富田园诗意,可谓秋季自驾的“新宠”。阿勒泰至禾木喀纳斯的这条公路途经白桦林、草原、湿地等多样景观,秋季的白桦林金黄一片,与牧民的木屋、牛羊构成油画般的风景。
7月1日,车辆在蜿蜒的阿禾公路上行驶。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而去年通车的环博斯腾湖公路,长达239.2公里,穿过博湖县、和硕县,串联起大河口、莲海世界、白鹭洲、金沙滩等景区,游客可一日之内感受“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全生态景观。
……
“新疆景观多样,多条‘网红公路’串联景点编织成了绝佳的自驾路网。”自治区旅游协会秘书长张晓宇表示,诸多“网红公路”各有特色,既能满足游客对极致风光的追求,又契合慢旅行的消费趋势。这种差异化竞争的格局,正是新疆“网红公路”持续走红的底层逻辑。
带活一方经济
初秋时节,车辆在S101线上穿梭往来。在一处停车区,61岁的叶尔肯汗·哈丁站在烧烤炉前不停翻动着烤肉,油脂滴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响声。
“我提供抓饭、手抓肉、烤肉等食物,旅游高峰期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叶尔肯汗说,“靠着S101线,我也过上了好日子。”
2024年10月13日,俯瞰S101线途经的肯斯瓦特景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摄
新疆多条“网红公路”出圈,带来了游客,激活了沿线的旅游服务,让各族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受益者”,并形成“旅游+”效应,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以独库公路为例,2024年,独库公路车流量超385万辆次、人流量超730万人次。当自驾游客踩下油门,车轮卷起的不仅是天山的沙石,更是沿线经济的蓬勃生机。
唐布拉草原被誉为“百里画廊”,独库公路通车后,进入唐布拉草原的游客也多了起来。今年旅游旺季以来,唐布拉景区单日接待量屡破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游客纷至沓来,位于乔尔玛的“味尼而来”餐厅日均营业额近2万元。更可喜的是,沿线加油站、商店等营收普遍翻番,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联动效应。
环博斯腾湖公路开通后即新晋“网红公路”。仅去年国庆假期,进入环博斯腾湖公路的车辆累计达10万多辆;博斯腾湖白鹭洲景区接待游客31.45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花费超1.2亿元。
而今的环博斯腾湖公路,不仅让牧民的羊群、渔民的湖鲜能当天运抵县城,更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在博湖县城,过去冷清的物流区因游客激增变身特产集散中心,本地的有机鱼、枸杞、辣椒通过电商销售到全国。周边的焉耆回族自治县、和硕县也共享红利,游客在环湖之后,顺路去焉耆品尝美食,到和硕采摘葡萄,形成了“一湖带多县”的旅游经济圈。
G331线阿勒泰—可可托海公路于6月30日通车,途经山区、湖泊、湿地、河谷、森林、草原,成为游客自驾打卡新坐标。这条路连通景区、景点和牧区,也为沿线牧民增收带来了新机遇。
“旺季时一天能挣1000元。”富蕴县杜热镇铁斯甫阿坎村村民乌拉哈提·乌兰开起了牧家乐,公路上往来不绝的自驾游客为牧家乐提供着稳定的客源。
守护一路坦途
“被水冲毁的路基和涵洞已经修好,车辆可放心行驶。”近日,S101线受强降雨影响导致交通中断,昌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玛纳斯养护所石门子养护站站长李元兵和同事们经过多日作业,水毁路段抢修完毕。
“网红公路”走红之后,新疆多部门更是精心呵护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3月22日,车辆从盘龙古道上驶过。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独库公路每年半年封路期,冬季路面积雪厚约2米左右。近年来,新疆公路养护部门提前于每年3月组织200多人的养护队伍,在独库公路沿线开展清雪、修补路面等作业。
天还未亮,奎屯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独山子养护所乌兰萨德克养护站站长宋雪岭已和同事们上路工作。为不影响车辆通行,他们的日常养护工作均是错峰作业,每天凌晨6时开始作业,到8时道路通行时结束。夜间10时上路,路上车多的时候不在路面作业,主要清理垃圾、修复沿线设施等,自驾车减少后就开展路面作业,主要清理落石、修补路面坑槽等。
“降雨、野生动物踩踏、刮风天气等,都会导致山体滚落碎石,必须每天上路清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宋雪岭说。
除了日常养护,新疆公路养护部门还依托既有场所,打造游客的休憩驿站和打卡地。
S101线旁的牛圈子养护站,曾是公路养护职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2023年以来,牛圈子养护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游客开放,为游客提供开水、厕所、维修工具、急救药品、停车区等。去年,养护站翻新了路面,又腾出职工宿舍打造“司机之家”,可供3—5名游客免费休息。今年,牛圈子养护站把站区空地开辟成供游客休憩的驿站,游客可在此用餐、住宿。
“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让过往游客能舒心、放心在新疆旅游。”石河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花园镇养护所牛圈子养护站党支部书记杜卫民说。
“‘网红公路’的生命周期取决于游客的体验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顾志峰表示,未来还将加大投入养护力度,继续完善“网红公路”基础设施,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公路旅行中感受到新疆的“诗和远方”。
继续阅读:
让游客便利方能享受道路“红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